“这……也不清楚。”宋史君道:“文气向来是针对整首作品结算,而从未有‘孤句’得文气的说法。”
“也就是说‘名人名言’不能结算文气啊?”
“然也。”宋史君道:“所以,师弟的猜测必定存在,但是大家多半是将之当做‘传播度上升而获得文气’。”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了。”王崎道:“文道……可有偏好?”
“什么?”
“比如说,豪放啊,婉约啊,之类的。”王崎用手比划了一下“强弱”:“文道是否偏袒哪一方?”
“这倒没有。无论以谁家的目光来看,文道都是公正的。”宋史君断言道:“所有文道给出高星评价的文章,都必定有极高的水平。未曾听说有错判的。”
王崎点了点头,笑道:“也是。连游戏也能纳入自身,文道也颇有气量。想必不会不公。”
宋史君笑了笑,见王崎起身,问道:“师弟可是要去着手翻译了?”
王崎点点头:“多谢师兄解惑。”
他走出房间时候,脸上和煦的微笑就变成了略带嘲弄的冷笑。
这短短一段时间里,他就大约猜出了文道实际上的评判机制。
恐怕,所谓的“传扬度文气”,只怕是为了掩盖“错漏”而形成的。
对诗文的品评,永远是主观得不能再主观的东西。除非所有人都有完全一致的审美——那种被洗脑的程度,不然不可能完全无错无失实。
依旧是举个例子。就连王崎都记得,上辈子中学课文中的《春江花月夜》——后人品评为“孤篇盖全唐”,其敻绝的宇宙意识,在后世被认定为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
但是,张若虚生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