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他没有沉思,所有动作、行为都是肌肉记忆,而指南里写的种种也根本不用回忆,一项项迅速排查。

再有就是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他的电解质异常。

看刚刚患者的表现,周从文也排除这种可能。

第三是低温或者体温过高。手摸患者的颈动脉,耳朵贴在患者胸口,周从文第一时间感受到患者的体温正常,也不是这一点。

第四,低血容量。

患者不是外伤,要是碰巧有主动脉夹层……概率太低,暂时不予考虑。

指南里概括了十点,周从文用13秒判断患者大概率是晕血,看见动刀、流血后紧张,导致的心梗。

剩下还要排查的一点是低血糖。

患者呼吸断断续续,像是在不停在叹气。十几秒的时间周从文有了准确的判断,患者忽然全身抽搐,眼睛猛然睁开,眼球向左侧偏斜。

完了,心脏要停!

周从文马上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动作标准的像是教科书。

但他没有按照教科书上写的去等10秒钟,大约4-5秒后,周从文就大声喊道,“除颤器!”

和周从文习惯的抢救不一样,下一秒并没有除颤器出现在眼前。

抢救需要一个团队,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似的一秒钟都不会耽搁。

可是在陌生的地方,在2002年,周从文的一切想法都是泡影。

没办法,周从文只好把患者放平,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微微上翘,不接触胸壁。

双肘伸直,随后他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垂直向下用力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