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曾葆华做得对!

大宋世祖 破贼校尉 1306 字 2024-03-05

此时已是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太阳懒懒地从西边的窗户晒进来,透过玻璃,带着斑斓的光彩映在地面上。

在一条条的光柱里,可以看到飘忽的微尘,像是海里的鱼虾,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间随着它们的动作,变得缓慢和凝固,像是空气变成了水。

长孙墨离没有就着这个话题往下说,身为臣子,开一句玩笑也就够了,该正面回答官家的问话了。

“臣觉得茂明大用审计署是正确的,他自兼审计总长,充实审计署审计队伍,加强审计工作,先是对三省一院各部门进行年度审计,现在变成半年审计。而后又完善各郡审计局,先是以两淮、两江、两河为试点,进行州县财政年度审计...”

“现在已经推广到大部分郡。接下来,茂明又着手搞交接审计...官家,臣觉得茂明加强审计署的队伍建设,完善审计流程,是合适的,是符合官家设立审计署的初衷。”

赵似端着茶杯,轻轻吹动着茶汤上飘动的茶末。窗户投过来的光团,照在他的脚下,再从水磨地面反射上来,仿佛给他的脸打了一道不明显的光。

审计署是赵似即位后进行官制改革时新设的,按律归户部,后来的度支部代管。只是在蔡京、许几等几任尚书手里,都没有用起来,逐渐成为尚书省里边缘化的挂名衙门。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尚书省还有这么一个机构,更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想不到曾保华接任度支部尚书,刚把度支部改为计部,就把审计署给翻了出来,几经磨砺,变成了大宋财政管理的一把利刃。

“玄明,你说,跟元长公比,茂明这个计相做得如何?”

赵似这句非常突然的问话,让长孙墨离愣住了。

蔡京从绍圣年间权户部尚书以来,执掌大宋财政十几年,是天下有名的理财高手。天启初年的灭夏之战,漠北征战,国库充裕,用度不愁,都是靠他运筹帷幄,长袖善舞。

后来的平辽等战事,也要多靠他打下的好底子。

官家让自己把曾保华与蔡京去比较,这有点...不好说啊。

曾保华的才干,别人不知道,自己却是清清楚楚的。当初两人在东北搭档,自己任山北宣抚使,他任北平府尹,负责东北、漠北粮饷后勤,那是安排得妥妥当当。

除此之外,燕云诸州的重建、近百万军民的安置、河北水利和北运河的修建、蓟州天津和塘沽港的营造,还有耗费巨大的北平城扩建,一样都没有落下,全都有条不紊地进行,陆续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