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且听风吟

三尺青锋 高楼听雨 1586 字 2022-11-07

-------------------------------------

屋外,朝清秋等人陪着和云澜一起来的杨易。

范夜在院子正中的太阳下扎着马步,周齐家找了一张藤椅,摆在一旁的阴凉处,一边读书,一边不时看上范夜几眼,免得他。

中途偷懒。

朝清秋和杨易站在书房外的台阶上。

屋檐之内,日影偏移,带着些凉爽的寒意。

屋檐之外,大日高悬,灼人心神。

不算是熟人的两人站在一起,一边身子藏于檐下,另一半身子露于檐外。

“不想范公子身家如此,竟然还会为了练武如此努力。”杨易感慨了一句。

他少年之时和冯先生在红炉私塾读书之时也是如此,甚至要比范夜如今更艰难些。

只是终归还是不同。

他是贫家子出身,自小也干过不少农活,身子也不是范夜这些身娇体贵的富家子可比,可即便是如此,当年他也差点不曾坚持下来。

那些年里,他每次读书读的不好了就会被先生赶到屋外罚站。

夏日还好些,最多不过是出些汗罢了,冬日里才最难受,如果碰上风雪,自然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身上的疲累反倒是算不上什么,最难的还是每次自家先生总是要陪着他一起罚站。

那时候还不曾被年岁压弯了腰的冯先生总是会一边罚站一边和他讲一些读书人的故事,讲那金榜题名,讲那鱼跃龙门,讲那花团锦簇。

那时候冯先生总会在故事结尾告诉他一件事。

读过了书,未必就能鱼跃龙门一身富贵,可读书是像他这样的贫家子想要向上走的一条大路。读书也不全是为了功名,哪怕不能功成名就,多读些书,多少是好的,只是这个道理他当时不必知道,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杨易看了看身上的黑袍,摸了摸腰间的长刀。

当年先生说的不错,有些道理,时过境迁,自然而然。

朝清秋见他言语之后神色复杂,虽然不知他如今所思所想,可大致也猜到了他的心思。

杨易和红炉私塾冯先生的故事,如今镇子里没有几个人不知,别说是洒楼里的说书先生,就是路边的孩童也能随意说上几段。

“对他范家公子来说自然算的上是努力,可对真正的练武之人来说,不管他怎么练,不论他如何刻苦,终归只是花架子。”朝清秋缓缓开口。

“武学只是杀人技,仅此而已。即便是在人后苦练千千万万遍,可不曾经历生死,到了人前,依旧是要被人一拳放倒。”

“而比武这种事,输了就是输了,或者输了就是死了。”

“这也是为何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纵然习武再是刻苦,可一旦遇到江湖中厮混过的野路子,也多半是要吃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