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页

中核那边的想法,是进一步优化金乌的设计方案;而燧人系这边,这是打算一边优化设计,一边考虑其他方案。

其中一个最有可能的方案,就是采用氦3作为核聚变燃料,减少核聚变反应中的中子产生量。

只要核聚变反应的中子产生量降低,那阳电子流层的密度、厚度都可以进一步减少。

这不仅仅有利于减少能耗,也有利于降低反应区域的材料要求,如果按照超算模拟计算的结果,采用氦3作为核燃料,至少可以让发电功率500兆瓦的核聚变发电机组,整体重量压缩到5000吨以下。

只要核聚变发电机组不动辄几万吨,四五千吨的重量,航天局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的重量,安装到大型飞船上,已经勉强可以做到了。

有了核聚变供电,宇宙飞船完全可以采用离子发动机,在太阳系内部,实现快速便捷的航行。

现在燧人系在蓝星的科研基地,已经在设计新一代的汤谷核聚变发电机组。

而广寒宫市这边,之前利用实验舱的设备,小规模提炼过一批氦3,数量大概在32克左右。

这一点氦3,在两个月前,就送回了蓝星那边。

一众核聚变实验室的研究员,做了好几次实验室,初步获得的实验数据,符合当初的预计。

但氦3太少了,32克就做了十几次小实验。

很多研究员担心长期运行,会出现没有意料到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氦3,做几次长时间的核聚变运行实验。

因此赤铁基地对于大中华未来的航天发展路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氦3作为核燃料,可以促进核聚变发电机组的小型化发展,那赤铁基地将作为一个样板,在月海大量建设。

按照赤铁基地的一期规划,整个工厂每年的产能,是60~70公斤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