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页

他创作的第一幅国运之画,主角是那些难民。

那幅蟾蜍之画,准确描绘出了难民们的集体意志,此刻,高凡一旦拿着这幅画,离开因为全军突袭而显得戒备松散的青年军军营,进入难民之中,那些难民就像是中了魔咒一样,开始在他身边簇拥起来。

这就像是他曾在东瀛创作的支柱之画一样,难民们则比那些东瀛国民更易操纵。

随着青年军杀入北平城,天气已经开始放晴了,在破开阴霾的天光下,高凡瞧着身边簇拥着这群衣衫破烂,面色枯瘦的灾民们。

虽然比起逃难时,精气神儿好了一点,但也只能维持不死而已,毕竟青年军的粮食有限,不可能供着他们可劲吃,每人每天有一碗粥,已经是天大恩赐。

但这样可走不远。

“哦~”高凡冲着他们哦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在自己的画上填了几笔,那只蟾蜍口中,便多了一只雪白喷香的馒头。

蟾蜍向来叼钱,叼馒头的着实罕见。

但画笔一旦落墨,馒头一旦出现,所有难民登时眼前一亮,他们望着自己手中,仿佛那里真有一个馒头那样,便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

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幕尤其诡异,这几百个难民像是在同时啃空气一样,还有几个被噎到了。

“慢点吃,慢点吃。”高凡对他们说。

吃完馒头,高凡又帮他们画了碗粥,可惜画不出人头米,不然高凡这支笔,可真是能够凭空画出一支军队了。

虽是吃了一顿空气下去,但难民们精神头好了不少。

‘精神食粮’这四个字,在1920年,在高凡笔下,可不是个比喻,而是一个名词,指的就是高凡画出的馒头和粥。

这很复杂,高凡也不太能搞得清楚,大概要涉及到神秘对现实的干涉,原因是两个方面:

一是高凡的技巧,在画出支柱之后,有了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