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元说完,不等老瞎子开口,又主动将此前交代吴勤的七件事情简略的说了一遍,然后问道,“你感觉还应该做什么?”
老瞎子没有回答吴中元的问题,而是随口问道,“依你之见,想要重新规正六道需要多长时间?”
“难说,任重而道远,绝不是朝夕之功。”吴中元说道。
“你认为最短需要多长时间?”老瞎子追问。
吴中元想了想,说道,“五年,亦或许更久。”
“你怎么看?”老瞎子冲吴荻问道。
“我认为还要更久一点,”吴荻说道,“六道共存,虽然彼此仇视却也会彼此忌惮,势必出现连横合纵的复杂局面,五年不够,十年差不多。”
吴荻言罢,老瞎子摇了摇头,“你们过于乐观,我认为最少也得对峙二十年。”
老瞎子此言一出,吴荻和吴中元尽皆皱眉,皱眉并不是认为老瞎子的看法是错的,而是对如此漫长的混战和僵持忧虑犯愁,仔细想来还是老瞎子的判断更客观一点,此事跟下棋有点类似,棋子越多变数越大,割据势力越多,统一的难度也就越大,三国时期的混战持续了六十年,而五代十国混乱持续了七十多年。
至于老瞎子为什么有此一问,吴中元也知道,因为对战事的前瞻决定了如何进行准备,五年有五年的打法,十年有十年的打法,如果真的持续二十多年,那这盘棋就太大了,需要进行周详细致的计划和准备……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计
“先生为什么认为这场战事会持续二十年?”吴中元问道。
老瞎子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你所说的五年,是建立在封印消失之后六道立刻爆发战争的基础上。而吴荻大人所说的十年,是想到封印消失之后六道可能互相结盟,捉对厮杀,其前提也是建立在战争很快爆发的基础上。不过在我看来即便封印消失,战争也不会立刻爆发,理由有二,一,六道都需要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二,不管哪一方先挑起战争,也不管他们选择谁作为他们的敌人,只要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就会蒙受损失,余下四道就会因此受益,谁会给别人做嫁衣?你会吗?”
老瞎子言罢,吴中元缓缓点头,老瞎子所说确是实情,但他心中还有疑惑,“先生,只怕它们存了安内居后,攘外在前的想法,如果它们真是这样,盟约很快就会缔结,战事也会很快打响。”
“对它们而言谁是内,谁是外?对我们而言谁是内,谁是外?”老瞎子随口反问。
吴中元没有接话,吴荻也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