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页

青树县副食商城,因为主要销售老百姓的平常吃喝所用,鸡鸭鱼肉、海鲜果蔬、锅碗瓢盆,几乎应有尽有,所以大家都称呼为大市场。

上世纪8、90年代的大市场,只是大棚似的建筑,十几根钢柱支着泥瓦的棚顶,四周围着监狱一般的铁丝网,小生意人在里面有个两米的摊位,顾客只能在外面隔着铁网挑选货物,通过一个电视大小的窟窿交易。

那时候市场里做小买卖的才真是风里来雨里去,夏天还能有毛巾沾凉水擦擦汗珠,冬天则只能里三层外三层穿的跟狗熊一样笨重。

在90年代末,县里有名的地产开发商王丽英才跟政府合作改建,成为了现在的副食商城,小生意人的环境好了一些,但费用也相对应的提高一倍不止。

而且开发商为了赚钱,还建造了大量的商铺,说好听点是商铺,其实就是二层的门市房,大市场外围靠着马路的方向,就由一圈门市房围绕,门市房背面靠着市场里面还是商铺。

第0852章 三轮车的规矩

市场正中间是二层楼的副食商场,商城的构造中仍旧留有一圈商铺,里外一共三层的商铺,大大小小总有几十间,全都是些做小生意人在里面经营着糊口的营生。

十万块钱一间的门市房,在90年代足够买两间楼房了,但为了生活糊口,小买卖人哪怕买了自己的房、地,也得硬着头皮购买,没有了住的地方,可以在门市房二楼凑合,要是没了糊口的买卖,家庭生存都没法维系。

大市场里面人多手杂,卫生条件并不好,由于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住在市场里,但门市房又没有配备起居的卫生间,所以一早上都能看到各家人拎着垃圾桶,往门外的下水井里倾倒生活垃圾和粪便。

外面各种垃圾臭气熏天,门市房里还有人得生火做饭,做小买卖居住的大市场,像极了申大鹏印象里国外的贫民窟。

申大鹏之前很少来大市场,一是因为买菜煮饭向来都是母亲的事情,二是因为环境脏乱差,走在大市场里面,说不定那一脚就会踩到不明人士的排泄物,还有就是各种熏人的刺鼻味道,总让人感觉快要中毒。

但就算是这样的环境下,做小买卖的依旧要生存,依旧要卖货,而人们也要为了衣食住行活着,也要买生活的必需品。

若是放在以前,申大鹏见到市场的环境,闻到熏天的臭味,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但现在他知道了生而为人的不易,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困苦,看着市场里为了生存赚钱而不顾脏乱的小买卖人,竟是觉得肃然起敬。

或许,最朴实的人,才更应该最值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市场里的味道并不像夏日般让人难以忍受,又赶上年前采购年货的最后时期,青树县周围村镇的农民也都赶到县里大市场办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