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2页

只能说王爷毕竟是王爷,排面确实比他一个侯爷要大,郑侯爷也就带了一众飞鱼服亲卫外加一支八百骑的护卫队伍。

而靖南王,则是提领了一万靖南军铁骑。

但,事实上,明明是他平西侯爷更胆小更怕死也更容易死;

这里头,到底有没有一些其他的什么道道,郑凡还不清楚。

自古以来,藩王入京,除非是要来造反的,否则都是要多低调就有多低调,恨不得把脑壳埋自己裤裆里的那种;

但大燕的这种帝王和两位藩王的情况却没有先例。

身为王爷,他们似乎对这种犯君上忌讳的事,没什么敏感;

而身为皇帝,对两位藩王,更是优容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当年乾国的刺面相公,是被韩相公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羁押致死的,之所以用莫须有,也是因为刺面相公本身就没有可实际抓住的罪名;

朝廷让他进京,他就进了,一主一仆;

至于家眷,早早地就留在上京。

而燕国这里是反着的,

南北二王,真要治罪,那就真不是莫须有了,事实上,是罪名和证据真的太多太多,可偏偏实打实的证据在前,上头偏偏没人敢在上头做文章。

他赵九郎,也不敢学乾国韩相公旧事。

毕竟刺面相公谁都知道他公忠体国,不可能造反;

但这两位王爷,是有能力反也可能会反的,谁敢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