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豆腐,能切吧?再来一把小青菜,莴笋也要点,都要切好的。”女同事懒得理会马志达,直接开始买菜。
“能切,能切,你拿个盘子来就行。”小贩乐呵呵的点头。
没办法,谁让答应了来吃饭呢,毕竟开始马志达说的是,冬至前出来聚聚的,谁知道这么坑。
有人开始买菜后,小贩的生意就好了起来。
吃火锅就是这样的,好像会传染一样,哪怕在袁州小店吃火锅,那味道别人闻不见,但也就更勾人了,因为大家都会脑补。
是以,一个人吃火锅后,后面吃的人就多了。
基本就是相熟的几个凑个钱,大家再在门口买些菜,就能吃一顿麻辣得让人全身出汗的火锅了。
至于这些小贩哪里来的?那自然是哪里有生意哪里就有他们咯。
甚至为了方便,这些小贩还提供洗净、切片服务,这都快成一条龙了。
袁州小店继养活了一大批早点摊贩后,又养活了一大批的卖菜摊贩。
关键这些摊贩,还都是走的精品路线,毕竟这是要和袁州做的火锅汤一起吃的,要是太次根本就没办法一起下口。
这样的话,还不如学习乌海吃火锅汤泡饭呢。
毕竟乌海直到现在还是买不到菜,就吃泡饭的。
买菜的小贩很是聪明,一般都是天气寒冷的时候过来,那时候吃火锅的人才会多,是以这还是已经在这里逗留一礼拜的刘建安第一次见这样卖菜的场景。
难得,难得。
“袁老板真乃奇人。”刘建安忍不住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