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6页

白叶出口了,奥培罗他们也是顺势就和好了,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仿佛刚才的争锋相对并没有发生一样。

“马上就要开始登机了,我们走吧。”白叶看看时间不早了,招呼一群人朝着登机口走去。

这次队伍显然比起之前奥培罗他们去跟袁州交流的阵仗大多了,当然厨师是没有几个的,除了奥培罗师徒孙三人,也就是秦传一个人还有就是李德华了。

作为新加坡的名厨,虽然比不上秦传和奥培罗,但是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加上之前就去跟袁州交流过算是熟人,自然也要算上他一份了。

迪卡他们就没有去了,毕竟这次代表的是新加坡,他们不是新加坡国籍的,不好去,所以十分羡慕可以随行的李德华。

袁州是不知道奥培罗已带人朝着华夏这边来了,午餐时间在预定时间结束以后,将食客们都送走了,上楼换了衣服,泡了茶之后,才准备去找闫喜亮他们,就看到他们进门了。

先前已经寒暄过了,因此这次双方坐下以后,就直接进入了正题,因为刚刚才吃过不少袁州做的秦菜,问题自然多,因此闫喜亮他们按照之前说好的顺序一个个提出问题。

……

第2328章 瓢、勺

吃时就有好多一脑子的朋友,哦不对是一脑子的问号,所以可以说是事先想好了,打头阵的甘仲一点不带磕绊的,很是流利地将自己的问题和盘托出。

在甘仲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袁州就是信手拈来,都不带思考的直接回答,这就充分说明了两点。

第一这些问题袁州自己也思考过,并且得出来答案,第二这些问题都是简单的小问题。

闫喜亮一行人是越问越佩服,要不是年龄不合适,都有股冲动跟袁州说刚刚的记名弟子不算数,他们重新回去比过,他们想亲自下场。

古语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在是听袁州一席话,胜练一年厨,绝不夸张。

偶尔穿插着一些闫喜亮等人学厨过程中的经验,尤其是很多秦菜厨师特有的习惯之类的,因此袁州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

话不投机半句多,后一句是啥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