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园坐在了小亭子里,穆永良便开始谈了起来,在谈的同时,同行的那一位周顺庭便仔细的翻起了桑柏手中第一册的英文教材。
周顺庭翻的很快,不是因为他水平高,而是他已经看过了。
“老实说对于外资企业我真的不是太好看,我们国家的国情和你们马来西亚不同,在你们觉得很正常的东西在这里不一定行的通”桑柏说道。
穆永良是有备而来。
“我知道我们是在国内是无名企业,比不上启华书局这样的国内大书局,但是我们有诚意,我这次是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的”穆永良这边说完停顿了一下。
桑柏不为所动,嘴说的诚意桑柏后世一分钱听八段,还得是八个人讲的。
穆永良也没有准备光耍嘴皮子,张口又说道:“我们现在的主要业务是印刷,中国印刷业现在十分吃紧,所以我们现在走刷厂接活跟本就停不下来,但是老是帮别人印刷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想进入出版业……”。
桑柏听明白了,这位马来西亚的投资人不甘于只赚最低层印刷的钱,也就是给人打工的钱,他想做老板,自己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也有自己线拳头产品,别人提起富龙来,不再是个印刷厂,而是富龙书局。
“很有想法!”桑柏违心赞了一句。
这时候桑柏以为这位要给自己画饼,想依靠一块饼从自己这里拿走利益。嘴上说不错心里却不屑:这招使在我身上,要知道老子有一个朋友可是搞安莉的,就你这水准给他提鞋都不配。
“不光是有想法,我们还有诚意!”
说着穆永良从带来的包里抽出一份文件。
“这是我们的合同!”
桑柏看了一下,便被这合同给弄的一愣神,现在眼前的可不是千字八十了,而是三百,比启华书局给的翻了三倍还多,而且还有分成的档,比如说卖出了一百万册,除了国家给的印数稿酬之外,还有额外的奖励分成。
光看这合同可比启华书局给的好太多了,按着启华书局的合同,桑柏第一册最多两千块出头的稿酬。
而这份合同给出的稿酬,光是第一册的就比启华所有的稿酬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