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冬明白了,还是以精神激励为主。
不管如何,这是好事,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拿到。
“锦旗快做好了。”吕振林又说道:“你这个预备先进个人陪我一起去送锦旗,就这几天,先去县里,具体啥时候,我再叫人通知你。”
这是吕振林给他刷存在感的机会,想到有物质奖励,吕冬连忙应道:“好的,需要我做啥,三爷爷你吩咐。”
吕振林又看了眼水桶和提包,提醒:“下了学,锻炼锻炼是好事,别在外面惹事,要不我亲手把你送派出所。”
吕冬知道这是关心,老一辈的表达方式总很特别:“我晓得了。”
想到吕冬自水灾来的表现,吕振林确实放心许多:“你先自个长长见识,等积攒点经验,让建国寻摸个厂子,弄个正式编制,没编制总归不是个事,媳妇都不好找。”
吕冬只能含糊以对,吕振林摆了摆手,朝小学走去,还嘀咕着树不树的。
小学里到处是大树。
吕冬骑上自行车,进厂弄编制的事,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这里朴实而又保守,有些思想影响深远,比如不孝有三,无编制为大。
农村要差一些,城镇上家庭的稳定和安全感,与铁饭碗紧紧捆绑在一起。
千好万好,不如铁饭碗好。
没有铁饭碗,种地打工也比投机倒把好。
哪怕到了1998年,吕冬老家这边,老一辈很多人仍然把做买卖看成投机倒把。
吕冬不可能进工厂去捧铁饭碗。
这时间段,就算弄到编制进去,估计很快也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