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原本,他考虑过打包卖,但考虑不同人不同的需求,最终放弃。

可能打包卖很多人因为条件限制不得不买,却会坏口碑。

吕冬没读过大学,但上过需要住校的高中,整个高中三年,所有同学花钱最多的阶段,就是刚开学的第一周。

不管在家准备的多么充分,开学后都会发现,总有必需品要买。

当然,所有货品卖的最快的还是水和饮料,泉南天气太热,即使到了八月下旬,太阳出来人还是热的受不了。

到中午十二点之后,天气太过炎热,人明显变少,吕冬这才能抽空休息一下。

过去的一个小时当中,他几乎都在重复两个动作——点货,点钱!

“卫国,别忙了!”眼见没人过来,吕冬喊住搬货的乔卫国,马扎递过去:“休息会。”

可能人最关注的永远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是随手一瓶水,却换来个壮劳力帮忙,吕冬难免对乔卫国大为改观。

人最怕有比较,比如吕冬的地摊和学校商店。

比如乔卫国和乔思亮。

认知和改变往往就是比较出来的。

乔卫国放下编织袋,提醒道:“吕冬,你货快卖没了。”

吕冬刚想搭话,发现穿着短袖警服的吕春领着俩手下过来。

乔卫国下意识从马扎上站起来,这警察他认识,带人抓乔思亮的那个。

他看向吕冬,有种不太好的感觉,难道吕冬也不讲规矩犯事了?

乔卫国心下忐忑,怀疑起自个目光,之前觉得发小乔思亮很好,结果乔思亮是个不讲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