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村里资金确实不多,有人愿意投资的,只要钱来路正,村里也会接受。
吕振林让吕建武制定个章程出来。
吕冬也捉摸着,要往里投点钱。
像注册公司和注册商标啥的,吕建武行家里手,同样全部由他负责。
再就是找店面,先找合适的房子,资金到位就能租下来,也不用大装修,简单收拾一下,竖上样式差不多的招牌和柜台,找到合适的人手,就能营业。
广告上,多找点人手到处贴海报,各村大队里有三爷爷的关系,县电视台马上播还珠格格,去弄个广告最好。
还有卫生、培训、运输、服装和进货等等众多问题。
一个店面咋都好说,两个店面就挺麻烦,三个店面就叫上规模了,由此带的来问题和麻烦可能翻好几倍。
生意看着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大堆。
吕冬只能说些框架的东西,真正管理还得交给吕振林去做。
管理企业和管理村庄不同,吕振林的案头上,能看到不少关于企业的书。
吕家村的这个火车头,暂时只能由吕振林担任。
不说别的,吕振林这几十年的人脉关系,别人就比不了。
他能跟电视台副台长说上话,与青照肉联厂搭上关系,请临近乡镇派出所的几个负责人吃饭等等。
这些,都是几十年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从这些方面来说,吕振林也是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