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二店准备开在南边服装纺织学院和旅游学院之间,我正在选店。”宋娜前段时间去考察过:“这两所学校女生特别多,占一大半。三店我还在考察找地方,暂时还没定好。”
李文越故意问道:“吕冬,宋娜,我说你们俩这是打算把青照首富和女首富同时抢下来?”
杜小兵说道:“别说,就我们公司几个店,还有网吧的生意,听说吕冬在你们村食品公司还有百分之十股份,照这样算资产,说不定真能成青照首富。”
“别开玩笑了。”吕冬还是挺清醒的:“青照北边树脂厂那几个,经营多少年了?今年又在跟德国人谈合作,据说要建设国内最大的人造树脂生产厂。”
宋娜跟吕冬很有默契:“南边山里有个李家,就苏小山以前上班的煤矿,现在是私人的了,青照最大的煤矿,整个泉南也能数得着,估计南边开树脂厂的,也没李家有钱。”
“这倒是。”杜小兵见识挺多:“跟谁比,也别跟有矿的比有钱,人家穷的就剩下矿和钱了。”
吕冬忽然想起个事,曾经青照的大化肥厂和小化肥厂,作为化工企业都是用煤大户,还得用来自西山省的优质煤,结果欠了一屁股煤炭钱,最后无力还债,干脆就叫人家收购当了控股股东。
四个人的话题又转回到泉南的仨店上。
“什么时候开业?”杜小兵问道:“一起开业?”
吕冬说道:“咱们头着光美开业就开业,仨店一起开,充分利用光美电器开业带来的高人气。”
他简单说道:“我仔细问过了,光美比三楼的大润发和四楼的电影院开业都早,咱们只要走在光美前面,后面这两家开业时的超高热气,咱们同样能去蹭蹭。”
杜小兵说道:“这叫蹭热度?是个好主意!”
吕冬又说道:“咱们店在泉南缺乏知名度,光美与三联面对面打雷,就是个好机会。”
吃完饭,四个人又去看房子,公司要在这里租赁一栋民居,作为青照调过来的员工的临时宿舍。
新店肯定要以老带新,为了让人尽快熟悉环境,等谢工的人一开始装修,吕冬就会把老人派过来提前熟悉环境。
房子在泉南步行街西边,步行的话只要十来分钟,三室一厅两卫的格局,住上十个人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