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叔家里出来,吕冬一路往北边去,绕到老村北边,从三角大坝上了河堤,河堤早就重修了,青照河也拓宽了,现在正是雨季,河里水不小,翻着水花呼呼的流,村里有几个在这边打渔的,还叫着他一起。
吕冬随口跟人聊了两句,沿着河堤往东南走,前面郁郁葱葱的大槐树高高耸立,不但围上了石头护栏,县里还给安了个铜制的牌子——青照县文物保护单位!
这棵传闻中镇压着青照河水妖白娘娘的大槐树,成了县里的保护对象。
大槐树这边的河堤格外宽,小型码头早已建设完毕,但上游很多配套都没有完工,短时间内没法启用。
河堤内侧有一圈绿化带,种的倒垂柳,如今郁郁葱葱。
可惜,酸枣树和野生的枣树一类的都没了,倒垂柳也会定时打防虫害的药水,痒辣子很少见了。
冬春两季,倒是经常有送痒辣子罐的商户,沿着河堤下面的柏油路,去到北边的食品加工厂里。
食品加工厂渐渐形成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已然超过二百亩。
最炎热的时间段过去,老村那边传来人声和杂乱的机械声,站在河堤往老村看,能见到不少人爬到房顶上,开始忙碌着干活。
吕家村整修完毕,起码也是泉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过s弯河段,沿着河堤再往东,来到了集街北口的小坝上,原本五十年代修建的小坝没有拆掉,而是进行了加固,这里用的很多石头,都带有那个年代的特殊符号。
比如有些石头上就刻着五角星,还有的石头上刻着那位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名字加上万岁一样的字样。
很有时代特色,也很有纪念意义。
另外,小坝下面通往马家村的大桥,98年夏天叫吕冬和吕建仁在洪水中砸断的护栏,也重修了,用的老式的石头护栏。
在桥头位置上,还竖了一块石头纪念碑,纪念98年抗洪救灾。
别人说来,都叫浴火重生,但在吕家村人嘴里,吕家村叫做浴水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