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瑜戴上老花镜,仔细翻阅着梁耀的这份提案,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粗略地看懂大致内容。
“一举多得!还是总统的这份提案更加高明!”梁绍瑜赞道,“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平原地区,我到实地考察过。
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历经千万年来不断冲刷、沉积下来的冲积土,土壤十分肥沃,且河水充沛,方便灌溉。
大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光照也足,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等农作物都能种植。
密西西比河流域水网密布,流量充足,多数河段可以通航。
这些都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有点。
然则密西西比河洪水、暴雨和风暴等灾害频发,当地蚊虫甚多,疟疾泛滥,想要将中部边疆打造成加利福尼亚那样粮仓,绝非易事。”
梁绍瑜一一列举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优缺点。
此外交通运输也是一大问题,尽管密西西比河是一条天然的运输大动脉,但中部边疆地区的铁路交通、仓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
想在中部边疆地区短时间内建成一套堪用的铁路运输系统,已经超出民间公司的能力范畴。
只有举美洲共和国倾国之力才有可能实现,其所需的花费,不是多少百万,多少千万美元,而是多少亿美元。
当然,这些还不是中部边疆地区开发所面临的最大,最困难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治安。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算勉强把中部边疆地区开发起来了,也是在为他人作嫁衣。
而梁耀所提出的在中部边疆地区设立专门的生产建设兵团,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较之当初开发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登等地的模式,开发普拉特的屯垦戍边,军事化管理模式更适合边疆地区。”梁耀说道。
“当地的白人多数和咱们不是一条心,我计划在开发初期,将中部所有人口超过800人以上的大型定居点居民全部编入生产建设兵团中,进行军事化管理,以方便管束。”
所谓的普拉特模式说穿了就是借鉴参照后世建国初期对西域的开发管理经验进行实验。
这套模式用于开发地缘局势不稳定的边疆地区,显然要比美利坚传统的州模式更加合适。
常规的行政体系难以快速反应以应对日后可能出现的北军反扑,乃至北面境外势力介入。
同时,这套体系也可以让当地驻军需同时承担作战和生产任务,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减轻财政压力。
军队在基础设施攻坚方面,比如修筑水利灌溉系统,铁路,公路方面的组织动员能力,更是常规的行政体系难以望其项背的。
最关键的一点,在边疆地区不设州,萨克拉门托中央可对中部边疆地区进行垂直管理,统一进行规划建设,直接绕开州一级的政府,提高建设效率。
虽说美洲共和国中央对各州的管束能力要比北方联邦强得多。
但是行政指令多经过一个层级的行政单位,难免会增加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