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事实上,早在1996年,俞妃鸿还在美国求学期间,一次暑假回国休假,偶然获赠一本须兰的短篇小说集,随后在返回美国的飞机上当作消遣阅读,竟在旅途中意外地一口气读完了整本小说集,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她喜爱有加。

而在这一集子的故事里,又唯独《银杏银杏》总是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也许是江南长大的孩子,从小都有听鬼故事的经历,鬼故事里头透着的那一股子凄美和怅婉,留给小孩们无尽的遐想……

而当时尚在求学的俞妃鸿也只是个20出头的学生,远没有那样大的抱负立即想要把一部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在随后的年月中,俞妃鸿经历了回国拍戏,《牵手》的一炮走红,各种的片约接踵而至……在繁忙的演戏生活中,她却从来没有忘记过《银杏银杏》这个故事。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在不断地演戏过程中和不懈地自我学习中专业经验的积累,《银杏银杏》逐渐幻化成日渐清晰的电影画面,在她的脑子里生根发芽,并得到了身边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去年,她已经很明确了自己想要把《银杏银杏》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并搬上银幕的念头,并在当年找到须兰,拿到了《银杏银杏》的电影改编权。

然后就是筹钱的过程……

对了,《银杏银杏》就是《爱有来生》……

卖房子是第一步!

第十三章 进组

资本还没有席卷娱乐圈的时候,拍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基本上可以划分成《英雄》前后……

《英雄》之前,我们当然也有电影,但那个时候电影是一种工具,拍电影是一种特权!

《英雄》之前,大部分非体制内的导演想要拍电影,只能自负盈亏,所以,大部分第六代的第一部电影都是卖房子拍摄的!

你像李玉、王晓帅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