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念珠的僧人沉默了一下,似乎是在思索,稍过片刻之后,对潞王道:
“倒是认识一人,不过此人不在六部之中,前些年从应天六部之中贬走,当时被贬之时,与我曾有数面之缘,来大报应寺中倾述不满,故受我感召,得了些许佛性……”
“起更值钱,贫僧可施展佛法,皆法界之力将他引来,使他入净土圣刹参拜,不过入梦之术终究不是拘人之法,故前来的只有魂魄罢了,且梦中魂魄,上参于法界之中,是不受阴魔鬼物侵扰,也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
潞王微笑:“魂魄显化已经足够,梦中之事荒诞诡谲,我所需要的也不是那一道肉体,正气是存于心中而发的力量,魂魄在即精神在,正气便在,不过是把他的魂魄当做祭品罢了。”
“不过……”
潞王说着,却又表达自己的疑惑:“你所说的,就只有一人?”
持念珠的僧人点头:“一人足矣。”
“昔年初见之时,此人身具之浩然正气,便已经是沈家大人十倍不止,相较起来,如萤火皓月,不可计较!”
“且沈家大人,身上正气之由来,便是此人。”
潞王吃惊:“应天曾经还有这等人物?”
“本王见识浅了。”
……
夜幕降下,天地昏暗,而秦淮河上,花灯再度亮起,犹如九天星河垂落,万古星光来到人间沉浮。
迷离流连,美人如玉,文人墨客登船而来,比起前几日的秦淮河,今夜是河上船舶最多的时候,几乎已经到了……一把火,能够烧杀八百里连营的那种程度。
“真是繁华的美景。”
潞王所在的王船是巨大的,河水之中呈现的是如墨水般的漆黑色,妖魔们在灯光照耀不到的地方蠢蠢欲动,在黑暗中游荡,固然按耐不住偷吃的欲望,但如果在这个时候胡乱食人,破坏了潞王的登仙之事,他们就会受到比死还要可怕的惩罚。
五劳七伤之苦,这是潞王用来控制妖魔,以及部分神将的手段,其来源正是潞王自己的“一千性相”,秽迹金刚所种下的火菩提诅咒,既然可以借助一千性相散去,那也可以散到自己这帮手下的身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