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恪是如今沈家在都中为数不多尚有几分台中根基的人,沈哲子自然不可能忽略这个族叔在时局中能够发挥出的作用。虽然西宗也有更好人选,但彼此分道已久,关键时刻未必靠得住,沈哲子自然也不会将本就不充裕的政治资源往西宗倾斜。
“叔父近来可与同僚多加联谊,来日我打算为叔父请任少府宫室监。”
听到这话,沈恪脸上顿时光芒流转。少府宫室监品秩并不算高,甚至还要略逊于他眼下所担任的廷尉评,但是职事范围却很广泛,乃是少府之下最重要的属员,已经列于天子近臣。在台省众多掾属职事中,少府宫室监与中书侍郎、尚书郎中等几个显职并称九卿之副,意为只要官职升迁到这一步,来日九卿等宫寺主官便已经可期!
虽然心喜,但沈恪还是不免有些迟疑:“宫室监执掌内库、宫寺、礼器诸多,我恐自己未能胜任啊。”能力是否胜任只是虚词,说到底还是对自身资历不够自信。沈恪虽有散骑之衔,但那是因外事之功而获封,这样的功绩在台中底子不够硬。
“不妨事,叔父即管放心去筹划。我家如今声势,不谋九卿已是克制忍让。区区一个宫寺监,台中没有道理不许!”
对于这个职位,沈哲子也是权衡良久。宫室监位卑权重,最重要的是能对内库物资并宫人有一定的调度监察之权,未来兵事或会蔓延到苑中,这个位置便显得极为重要。若能先一步将自家人安放在这里,几乎能说可以将沈哲子的诸多布划全局盘活。
要给沈恪谋取一个宫室监职位,阻力不是没有,但也并不算大。主要还是要看庾亮的意思,肯否在眼下分给沈家一个近侍之职。
王导喑声自处,给王舒换了一柄节杖,一旦有变故,可离开建康督浙西军事。自己近来也是乖得很,若庾亮连一个苑中打杂都不给自己家,那沈哲子可要考虑是否翻一翻脸。说到底,他不愿硬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利益,若真惹恼了他,即便不能给庾亮什么实质性挫败,也足够让其手忙脚乱一阵子。
第281章0280 至亲相悖
如今的大江沿岸,如果说要选一处最繁忙之地,那么首推京口无疑。
衡阔四十里的大江上,风帆招展如同密林,岸上岸下几近人满为患。绵延的竹排踏板几乎延伸到江心,诸多横索如诸多蛛网交错,大量的集装货品在江面如蚂蚁疯爬。
而在岸上,高如山岳一般的大仓比肩接踵,诸多邸舍沿着宽阔的驰道一路蔓延到晋陵乃至于丹徒。此地风物迥异于旁处,驰道上奔行的牛车,都带着一股火急火燎的味道,不乏人一手持住算盘,一手快速运算。
更有众多壮力民夫待在专供他们休息的竹棚里,一手把住一块夹肉胡饼,一手端着竹筒水壶,视线还要放在各家管事出出入入的招募处,听到有人喊“集箱八十,工酬一百”等诸如此类的喊话,便要三两口解决手中吃食,然后大步流星行上去准备揽活。
竹棚外的小吃铺子大多由妇人们打理,不施粉黛,不著钗髻,脸庞却被这热火朝天气氛感染得红通通,煞是娇艳美貌。如今京口左近早有谚语传颂:水田十顷不如半片食肆。家中有三四妇人,便可当垆卖食,忙碌一整天下来,木盒中便装满了数额大大小小的盟钞。
盟钞数额最小者为一,数寸方正,比钱百,通行于京口周遭,可购买任何商盟货产。绿蒙蒙的钞纸颇具韧性,不惧油污汗渍,仿佛新剥下的竹皮,携带很是方便。一旦流通于市面,便飞快被普罗大众所接受,较之轻重不一又驳杂无比的铜钱简便得多,哪怕是不识只字的小民,也能明明白白俚算清楚一天的收获。
大街上这些忙碌身影,无论贩夫走卒,亦或衣冠楚楚,统统不能小觑。哪怕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行脚苦力,若深究下去,或就是一个坐拥十数顷田亩的小地主,在会稽有佃户专职为其打理田亩,每年的收成都被商盟大船运来此处。或许这些人本身都不曾亲眼见过自家田地,但没到年终,总有资财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