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932 字 2022-11-11

与其将那些朝廷的特权政策珍藏着留待各个高门盗取私用,不如把这个口子撕开更大去面相更多人。让那些寒庶人家从原本只能跟随在高门身后捡取一二惠用,让他们以更多的途径来获得特权,转成为高门的竞争者。

类似杜赫眼下在涂中所开垦出来的这些田地,沈哲子压根没有固守深耕的打算,一方面是形势不允许,一方面也是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如今吴兴和会稽两地开荒浪潮正是火热,形势也远比江北这里要稳定,他如果要广积钱粮,没有必要在江东做。

所以这些土地,其实还是为江东那些人家所准备的。诚然他们乡土自有产业,但如果能在京畿近畔便置业生产,单单运费一途所节省的消耗,便是一笔庞大的利润。

当然要将人吸引过来,自然还需要强大武力的保证给人以安全感。这才是杜赫过江来的深意所在,通过频繁的外进扩张,掠夺更多人力,开拓更大空间。当涂中这个后补基地建成之后,便足以支持大肆扩军,与羯胡争雄与豫南,徐图向北。

所以接下来这几年之内,趁着羯胡没有大规模南掠的条件,是沈哲子在江北发展的大好时机。

关于军队的建设,沈哲子也有了一个粗成的想法。时下的世风是推崇士人,轻鄙武人。这个观念由来已久,他一时间也难以撼动,从而提高武人们的整体社会地位。

不足以影响全局,但他可以集中一点作为突破,那就是打造一支精锐强军,人数不需要多,一两千人足矣。他将倾尽自己所能,为这支军队提供最充足的给养和装备,不惜工本,装备方面要做到当世最强!

而且要让这支军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一旦加入,便是终生职业,哪怕没有没于战阵,老不堪用,也要奉养一生!围绕整个江东范围内普选壮士,一旦入选,就连其家所需要承担的赋税,乃至于家人亲眷的生活,都要给他们提供充足保障。

唯有一点,那就是每战必冲,敢有临阵不前或是背部受伤者,即刻剥夺全部特权,哪怕是死,也要传首各军,以儆效尤!

这算是军队阶梯性的一种建设,沈哲子要将之打造成为普世的标榜。一旦被选入其中,不只是毕生无忧,更足以夸功于诸军!

当沈哲子将自己这一设想在郭诵与杜赫面前讲起时,这两人都是惊诧不已。倒不是因为沈哲子这个想法有多高明,事实上类似的举措史上并不是没有,哪怕在如今的羯胡朝廷内,都有石勒之子石弘组建起的东宫力士,规格待遇远甚于别的军队。

他们惊诧之处在于,旁人即便有此构想,但手段也没有沈哲子这么烈。而且,示恩太重未必就完全都是好处,极有可能让这些军士抱团自傲,发展成畸形的的存在,完全效忠于私恩之主。

沈哲子对此倒不甚在意,说实话如果这些精兵成军后反而不感念自己这个恩主,那他也没有组建的必要。

而且钱财耗用方面,他也完全不必担心,单纯他自己眼下的产业收入,已经足够维持这样一支精锐的消耗,乃至于打算未来几年之内,自己封地中的产业主要用来为这支军队打造装备。更况且,一旦成军之后,这支军队本身便能为他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

唯一可虑的是,他没有名义组建这样一支军队。哪怕傻子都看得出来,他就是在经营自己的私军,即便精锐养成,那些悍卒们也会只知沈侯,不知朝廷。这样的一个存在,对朝廷而言就是一个毒瘤,不可能允许其正常存在。

当然沈哲子也可以私下里组建起来,但问题是,如果他只是鬼鬼祟祟的做,则就失去了组建这支军队那种普世的标榜激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