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行出工坊登车之后,大将军才又对顾昌笑道:“本以为顾君还要月底才达,没想到月中便至。”
顾昌闻言后连忙垂首道:“河北诸事急用,岂敢再作等闲,受命之后,披星赶月……”
大将军抬手打断顾昌的话语:“骤加夺情,失礼靖公啊。不过乡情殷切,宁伤伦情也要举君致我,我对顾君也是深寄厚望。”
顾昌听到这话,额头又是冷汗隐现,不知是否因为乡人过于热切的表达令得大将军心生不满。要知道单单他这一桩任命,在行台便困阻了大半个月,原本行台年前便拟定人选,就是因为乡人选择他而他又从江东匆匆起行北上,也算是耽误了赴任。
“不知何处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若是真能择取良选,能令州事事半功倍,几日光阴浪费能够等得起。所以我对顾君,不是常情期待,有没有信心?”
“卑职必尽心尽力!也请、斗胆恭请大将军包容卑职求用心切,忍痛弃衰……”
沈哲子听到这话,抬手拍了拍顾昌手背,不乏感慨道:“是我要多谢乡士拳拳助我,背倚渊厚乡情,才敢阔行进取。只是世务过于庞杂,近年竟然无暇转顾亲昵。”
沈哲子这番感慨,确是有感而发,行台创设以来,他便再很少返回江东。此番北伐,乡人们所爆发出的那股助战热情,包括此番魏州刺史的竞夺,也让他近来感想颇多,不乏自责于对乡情的冷落。
第1463章1458 后顾无忧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这话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也无损于道理的正确性。吴人乡亲对北伐大业的鼎力支持,其力度之大,热情之高,就连沈哲子都大感惊讶。
其实自从江东政变、洛阳创设行台之后,北伐成功与否,对沈哲子而言便不存在疑难。特别是西征成功,陕西之地尽归行台之后,羯国的覆亡,只是一个或早或晚的问题。
之所以有此底气,就在于行台已经拥有一支身经百战、成熟强大,甚至可以说是此世无匹的职业军队。这是北伐能否成功的前提与最重要因素,而决定羯国覆亡早晚的,就在于后勤方面的支撑是否足够,换言之就是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制约。
去年襄国被攻破,羯主石虎决定北撤迁都,这不失为一桩战略妙棋。王师如果还要对羯国造成有效且猛烈的打击,主要对手已经不是羯国的军队,而是后勤方面成倍陡增的压力。
去年北伐一系列战事中不乏波折,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羯国军队的战斗力强大与否,而是在于整个河北战场上王师兵力的分配有没有达到最优的配置,而支撑兵力调配的最大因素,就是后勤条件能否达到。
最起码,如果没有来自后勤方面的强大保障,在去年十月之后,河北各路王师就需要进行收缩、减少消耗,更不会再有中路军攻下襄国、东路军陈兵东武城、直接威胁羯国信都的战略优势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