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章矮桌,旁边的小瓷炉温着两瓶清酒,他等到了夜都快过去,雪又稀稀落落下起来时,才见着崔南邦的身影从外头一圈套一圈的门洞内走进来。他就算穿上朝服,也向来表现的比旁人放荡不羁一些,走起路来相当不平稳。
南邦走进不远处的一道门内,见着远处正堂内的灯火,隔着落满雪的院子笑起来:“好好,我这从宫内出了一身冷汗,竟然回家有热酒备着。有媳妇也不过是这种待遇罢了。”
崔式笑着跪坐在远处。这两个堂兄弟年纪相仿,境遇相似,年轻时崔式是混世魔王,崔南邦拼命想冒头学成了书呆子。人到中年,却恰恰相反,混世魔王如今滴水不漏整洁有度,好学君子却流连花丛散漫随意。
崔式想了想这造化,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斟下两杯酒。
崔南邦竟然在冬天穿屐,他随意将两只鞋一甩,把官帽扔在地上,拖着脚步朝崔式走去,嗅了嗅空气:“好家伙,这等好酒都拿出来了。我还想着这趟进宫,要不然就在宫里活个三四天,要不然今夜就躺着被送出宫来。我竟是站着出来的,原来有你在家中等着。”
崔式没有说话,将酒盏往前推了推。
南邦弯腰拿起来,一饮而尽:“好酒,醉死也罢。你与薛菱倒是没有断了联系,毕竟当年圣人上位,不算没显露的各家,少不了你们二人协助。翕公送一位皇帝上位过,你也送过当今圣人上位——怎么,这次你又要搭一把手?”
第168章
崔式道:“我来见你,是为了要你选一条路的。”
南邦抬眼看他:“你果然是反骨,十几年未能让你放弃过自己的想法。”
崔式将酒放在唇边,啜饮了一下,道:“中书舍人起草的文书,一般需呈报门下,若门下反驳则无法作为。长房嫡子是中书舍人,家主是门下侍中,除非皇上决议反对,中书省内意见分裂,否则几乎没有崔家长房做不到的事。”
与前朝汉魏的三公九卿讲求权力分工不同,大邺的三省六部制讲求的是权力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