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典只领一营三百人,而细柳营、前营都是千人左右的大营头,后营刘成良又是刘永福的义子,吴凤典真正能指挥的恐怕除了他自己的左营之外,就只有杨著恩的右营。
这仿佛是柳宇离开老营,却把叶成林和司马泰同时留下,司马泰是老资格的哨长,叶成林则是新上任的营官,无论任命谁负责留守,必然都会出现调度不动的问题。
柳宇发现吴凤典真能沉得住气,他在等着自己的答复,整整等了有半分钟。
细柳营的动向,现在已经到了能决定黑旗军走向的时候了,他问了一句:“渊亭什么时候走?”
“还早,十天半个月他走不了,至少要把手头这一摊子事收拾干净才能走。”吴凤典对刘永福了解很深:“还有,渊亭这次回国并不仅仅是为了祭祖这么简单。”
“越国糜烂,法人步步紧逼,我黑旗军与法人必有一场恶仗,昔日我阵斩安邺,迫使法人草草收兵,可这一回却不象前次那般简单了。”
柳宇对此赞同:“现在不同于阵斩安邺之时,那时候法人败于普鲁士之手,无力用兵于远东,故只能草草收场,可现在法国国力回复,决不会象上次那次草草了事。”
吴凤典没有柳宇那样的国际观,他只能从自己的眼中去看这个世界:“说得甚是有理,不过渊亭回国祭祖,便是想回国向大清请助援助,越南终是大清藩属,想必能请来饷械。”
这是他和刘永福反复推算过的,大清既然要用他们在越南来对付法人,想必总得出点军饷军械,只要有军饷军械,一切皆有把握。
细柳营为什么能迅速崛起,还不是因为他们既有新式军械,军饷又足,可是细柳营再怎么饷精器利,都比不上大清国吧。大清国一年不知道要进口多少精利军械,别处不说,在香港一地一年就能扫进好几万杆后门枪,还有许多克氏行营炮、格林炮之类的陆战神器,据说人家一尊快炮连珠施放,能抵已方三百门铸铁炮。
大清国从手指缝漏下那么点军械军饷来,黑旗军的前途就不愁了,刘永福盘算过:“咱们拼死拼活替大清守卫越南,总能换得几百杆后门枪,几万两的军饷吧!”
所以他回乡之事事在必行,而吴凤典也想在这个问题获得柳宇的支持。
柳宇却问了他一句:“此事细柳营当如何处之?”
第六十六章 银行
吴凤典这人性格沉稳,凡事未算胜先算败,事先早已推演过什么是细柳营无法拒绝的条件。
他也知道只要过了柳宇这一关,便是过了细柳营这一关,而细柳营与前营一向交好,可以通过柳宇作黄守忠的工作,那自己掌握整个黑旗军就有全盘胜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