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话机出现之前,一个指挥官所能直接指挥的兵力很有限,这是他掌握部队的能力先天不足,通过口令、旗语、信鸽、传骑等手段,他所能指挥的范围不过数公里。
拿破仑在滑铁卢拼死奋战,但是他下属的数万大军就在十几公里外和敌军捉迷藏,始终没有把兵力投入到滑铁卢的战场上,他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的最强将领。
只需要二十部电话机临时组成的野战电话网,细柳营的战斗力至少提升三成,这种无形的提升能带来部队飞跃一样的变化,而且比起电报来说,电话机更容易操作。
训练几名接线员是相对简单的工作,而训练几十名精通摩尔电码的译电员,那就困难得多了,而且电话机只需要直接对着电话下达命令就可以了,而电报机要复杂得多,要把书面命令译成摩尔电码,再将摩尔电码译成书面命令。
而现在较无线电的发明还有好些年头,因此柳宇立即改变了主意:“我要许多部电话机,许多总机,还有许多公里电话线。”
他简单估计了一下,在山西城内需要一个一二十户用户的电话网络,得为战时准备一个三十户左右的战时指挥网络,此外考虑战时需要若干个十户以下的小型野战电话网络。
无论是野战或是平时,几部电话机都会让效率倍增,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电话线,而且在战时平时都属易耗品,因此在酒桌上,柳宇和德斯蒙就把订单敲定下来了。
一百部电话机,十万米电话,十部磁石电话总机,电话配件全套,外加备份电话机两台,备份电话线一万米。
这个单子算是香港开港以来最大的电话机业务单子,直接就从德斯蒙的洋行调货,他直接以成本价调给柳宇,只赚个辛苦钱。
他关心的自然不是这块业务,他更关心的是用印刷机印纸币,那才是源源不断以白纸生钱:“等这批货走了,我从北圻进一批年画去西贡。”
法国的殖民事业搞得有点晚,所以法郎在远东地区的信誉比起英磅美元那是差得太多了,特别是广东地区,大伙儿一般都喜欢使用港元。
在这个年代,港元已经是广东地区信誉最好的纸币,350万的发行量中汇丰银行差不多占了一半,无论是澳门还是广州,商贩们都喜欢用港元。
法郎在这些地方的使用,和2008年在广州用港元付账差不多,都是要被歧视再歧视,而眼前最好的目标似乎只剩下南圻了。
那里是法国经营多年的殖民地,流通的货币除了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的小额硬币外和皮阿斯特外,几乎都是法郎,多上十几万法郎的流通似乎非常不错。
但是柳宇看得更远,他说道:“年画在西贡销得不错,那里的华人都喜欢,但是我听说非洲的土人,都喜欢拿年画去辟邪。”
旁人听他们说得云里雾里,有耳尖的差点当场笑出声来了,非洲、年画、辟邪,这哪跟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