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黑旗[校对版] 紫钗恨 1329 字 2022-11-11

……

正在所有人决定妥协的时候,外交次长匆匆忙忙从外面赶来:“诸位……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们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

所有人都一片哗然,无法理解外交次长到底在讲什么:“越南的战争?”

“是的!”外交次长满脸的兴奋:“我们获得了这场艰难战争的最后胜利!”

“李鸿章已经向我们的代表妥协了,中国人放弃了在越南的全部权力!”

第一百八十六章 北京(上)

北京人是见过世面的,所以什么时候都显得有几分自傲与得意。

谁都知道,在街头的落魄旗人中保不得有什么王孙之流的人物,在茶馆听书的,说不定也有投置闲散的朝臣,就是戏场上的名角,说不定也是个手能通天的兔儿爷。

因此什么样的消息,在他们眼中都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即便是洋夷两次入京,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沉稳:“听说了,李中堂和法人使节宝海达成换文,中法兵事就此可以搁下了……”

“晓得了,这又不能把我存在阜康票号的银钱变活了……”

“就是,若不启了中法兵事,阜康保不定还能多活几载……”

他们不关心中法兵事的问题,却关心着阜康票号的存续,这家票号可是切切实实地关系到他们的衣食住行。

伴随着阜康的跨台,是席卷全国的票号跨台风波,阜康很小,小到只有几十万的资本,阜康很大,大到他账面上的存银有三千多万两,他一跨台,无数的票号、钱庄跟着跨台,即便没有跨台,也会暂时歇业。

这些金融机构的倒账,标志着银根紧缩,而已经习惯利用放款来进行业务的中外贸易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市面自然萧条,如果按现代化的术语来评论,这便是一次标准的经济危机。

在历史上,清朝要用好几年时间来才能从这次危机缓过气来,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仅仅次于晚清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经济,也就是一九一零年的橡胶股票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