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第三流的小报,因为首先报道黑旗军歼灭两个法国旅的消息,现在发行量一跃而为全国前六的大报,虽然事后军方声称并没有受到那么大的损失,但是谁都清楚他们发达了。
这种竞争的压力可以让他们放弃一切责任,一切都替发行量这个最终指标来服务,主编这么一拍板,他们就决心写一篇最煽情的文章出来。
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发行量和轰动效应而已。
但是海军部对此并不知情,他们知道的事实仅仅是处于河内危险之中,必须向河内派去更多的援兵。
只要援军到达,他们就觉得自己什么责任也不用负,他们不是不知道河内的物资诸备情况,知道那里已经是灼热的战场了,知道现在法军的炮兵根本不敢开火,但是他们还是运送大量几乎光屁股的步兵去河内。
“轰……轰……轰……”
在河内外围,几门旧式的十二磅和六磅青铜炮都开始发扬火力,黑旗军现在已经牢牢掌握住了炮兵的优势。
法军根本不敢伸头,他们一伸头就要受到猛烈的炮击,几个游杂武装的头目满意地看着这一意,一面驱赶着士兵向前冲。
黑旗军就在他们的背后替他们压阵,即便这一次冲阵失败,他们也仅仅付出一些伤亡而已,何况在黑旗军的指挥之下,他们获益良多。
他们知道怎么样组织进攻,怎么样展开火力,怎么样实行猛烈的袭击,只要消灭了当面的敌军,所获得大部分的战利品都会归了他们。
最近几天,他们隐隐约约觉得战斗越来越顺利了,不仅仅是自己的部队打出了经验,而且还是因为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法军的战斗力下降了。
他们以前遇到的法军,几乎都是全副武装,器精械利,可是最近遇到的法军却是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轻步兵,许多士兵甚至连刺刀和步枪弹都没有配齐。
一加询问俘虏才知道,他们上船的时候除了一身军装,一份干粮之外,就只带了步枪和一百二十发子弹,而在半路上,他们已经把一百二十发子弹打光了。
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河内法军诸存着大量的军火和粮食,但是伴随着战斗的进行,大部份物资不是被黑旗军缴获,就是在战斗消耗殆尽。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河内的守军将新增援来的部队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些部队不但不能带来辎重,反而要在守军所余不多的库存里拿走很大一部分。
叶成林在远方望着变得不怎么激烈的战场,笑着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短期之内可以解决战斗了!”
对于法军一度气势汹汹地进行增援,叶成林也是吓了一跳,但是他很快就不得不承认柳宇说得非常有道理,在战场之上,血肉之身是无法对抗用钢铁武装起来的强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