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就像陈大想的一样,周瑜根本没有派遣探子探听柴桑方向,会不会有一支敌军埋伏。

一是陈大的潜伏手段高明,二也是盲区。周瑜又怎么会知道,刘封只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思,在东方埋伏了一支军队。

一支小小六百人的军队。

按照正常情况,六百人的军队,对付拥有五千,近六千军队来说,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折兵损将。

除非刘封料到,他周瑜会劫掠百姓,带着二万百姓一起走。但周瑜不会认为刘封会神机妙算。

种种的意外,造成了周瑜这次注定要阴沟里翻船的局面。

二万普通百姓,使得周瑜此次归程注定缓慢,虽然没有日行十余里那么龟速,但也每日只能行三四十里。

也就是说周瑜回军柴桑起码十日以上。

加上二十日的攻城,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期限,但是周瑜的心情,现在正在慢慢好转。

现在天下连日征战,江夏也是,老者很少。二万百姓,若是处理得当,募兵三千也不是不可能。稍加训练,再历经战事,成就二千精兵也不是不可能。

也算是弥补了这次征战的损失了,这还不算这二万百姓所带来的劳动力。

有着这二万百姓的加入,柴桑必定会更加繁荣。算是没亏本吧。周瑜心中因为这次征战没尽全功,留下来刘封这个祸害的郁闷心情不由得道缓解。

简单的说就是心情不错,气色也有些好转。以往担在周瑜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孙策死后帮年幼的孙权,巩固权力,镇压内部矛盾,抵抗外敌。

周瑜虽然不是常年带病,但也是体弱。现在看周瑜气色不错,朱治等一众将领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虽然这次折损的有些大,潘璋,军队。但只要周瑜在,什么都会渡过去的。这是他们的想法。

这一走,就是走了七天。这日,天色已晚。周瑜下令安营扎寨。

“前方八十里就是柴桑了,算是回来了。”坐在刚刚扎好的中军大帐内,周瑜面朝东方,心中更是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