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诸葛亮的称赞,刘备则用实际动作,证明了李严这个人。

刘备驾崩以前,任命诸葛亮为丞相。统领益州。但却也分了李严蜀国三分之一的兵马,镇守江州,与诸葛亮抗衡。

在刘备没有驾崩以前,肯定是认为李严是忠臣。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做了。同时,刘备也猜忌诸葛亮,会做权臣,篡位。

事情就是按照刘备的猜测的情况发展,诸葛亮后来就是做了权臣,依靠北伐所带来的名望,不断的巩固权力。

达到刘禅事无巨细,都要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权臣的不能再权臣了。

这个时候,刘备布置的手段,防备诸葛亮篡位的棋子。李严也发挥了作用。他一边断诸葛亮粮草,破坏诸葛亮的北伐大计。

一边又不满于诸葛亮大权独揽,刘禅懦弱。想要争取权力,与诸葛亮分庭抗礼。

最后被诸葛亮给收拾了。诸葛亮亲手收拾了他曾经称赞能抵抗陆逊的李严。巩固了自己的权势。

不过诸葛亮亲自收拾自己提拔出来,称赞的人也不少。还有那个廖立,就是被诸葛亮称赞为荆楚之良才。结果也被诸葛亮废了。

所以说,李严与诸葛亮的这其中到底是谁对谁错,刘封不知道。

李严这个人到底是出于忠诚,才奋起与诸葛亮抗衡,帮助刘禅夺回朝政呢。还是完全想与诸葛亮争权夺利。

刘封也不知道。所以刘封纠结。

这个人忠奸难辨,唯一能证实的就是能力应该不错。

所以,刘封的纠结并没有持续多久。

男儿大丈夫,只要有能力,甭管是好马,还是毒蛇,都要用。

何况,李严这个人年纪应该比他大。刘封自付自己现在年纪还轻,春秋鼎盛,肯定能比李严活的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