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

实在是很不错。

但关键是蔡瑁这个人不是别人,他有功勋在啊。别的不说,只是单单献上襄阳城,江陵城,这蔡瑁就是曹操的大功臣。

而现在只是因为刘封在外作乱,而就把这个功臣给杀了。说不过去,也很难向天下人交代啊。

这是于禁迟疑的原因。

但是往深入一想后,于禁又不禁为这个计策,而鼓舞了起来。曹操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他可以忍受天下人骂他为曹贼,汉贼。

但是曹操绝对不能容忍,有人伤害他的家人。曹仁,曹纯被刘封给俘虏,那是曹操心中永远的一个痛。

而现在刘封的岳父蔡瑁既然在襄阳,那么为什么不能拿蔡瑁去跟刘封换取曹仁,曹纯呢?

如果能拿蔡瑁来换取曹仁,曹纯那么就算是时候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又如何呢?

更何况,现在曹操不在襄阳。在襄阳做主的是他。他可以打包特包,把这件事的罪名揽在他的身上。

是他于禁下令把功臣蔡瑁给抓了,是他因为与曹仁的感情深厚,而把蔡瑁一家拉上城头,用以威胁刘封放掉曹仁。

跟丞相没关系。

于禁心中一动,却是越想越觉这计策真是好。

不过,于禁的目的与鲁肃献上计策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过,于禁可不管这一点。他只要能达到要回曹仁的目的就行了。

江东的周瑜,鲁肃心里想什么,他可管不着。

于禁心中冷笑了一声,但是面上对着鲁肃笑着点了点头道:“子敬这计策甚好,等刘封到了,我必定抓了蔡瑁一家上城头。”

鲁肃当然不知道于禁已经改变计划了,以为周瑜的计策已经被于禁采纳了,不由大喜,道:“将军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