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页

“阎圃,黄权,估计是匿藏在了家乡,不怕。等来日孤率大军进入汉中后,自然能够征辟之。”寇封笑着说道。

阎圃是个谋臣,在其位谋其政。在效忠一个人的时候,就一定会很忠臣,但是张鲁败亡,也将各奔东西。

历史上,阎圃也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随着张鲁一起投降曹操的。

而黄权呢?他不是纯粹的谋臣,他上能领兵作战,下也能治理国家。是全面型的人才,也很忠诚于刘璋。

但也不至于,刘璋败亡后,要自尽,或者是自此隐藏起来,做隐士。

这两个人家乡都在巴中,寇封只要到了巴中,就一定能找到的。最为难办的是郑度,这个家伙是出了名的忠臣。

在历史上,刘备入川时候,表现的非常智慧,很出色。但是刘备入川后,郑度就不见了。郑度乃是蜀中名士,历史上刘备安抚还来不及,不会下杀手的。郑度肯定是不愿意效忠刘备,隐藏了起来,成为了隐士。

所以,难度比较大。不下于严颜,张任这两个硬骨头。

这几个人就是寇封在这一次入蜀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放下的人才。因为寇封是以外国吞并蜀中的。

平定之后,蜀国内部的势力一定会怀疑楚国势力,并且进行抵触,排挤。这是地方性的自我保护特性。

寇封也没太好的办法处理。而严颜,张任,郑度,黄权等人都是蜀中文武之中很有名气的。用这些人为文武,摆出苗头。

提拔蜀中本土人为官。这就能缓和矛盾。对于寇封尽快的平定蜀中,安抚人心。达到蜀中即平,则挥兵北上与马腾,韩遂争雄的战略目标。

而阎圃也是寇封所看好的智者,可以代替张鲁为汉中太守,发展,教化民众。

想起郑度,寇封就不由想起严颜,张任这两个硬骨头,寇封就忍不住头疼。至今,都没有归顺,被幽静在巴郡。只希望在成都投降后,他们两个能想开一些吧。

正在寇封心中想着这些蜀中大事,以及为严颜,张任头疼的时候。北方有马蹄声传来。寇封闻之一喜,抬头看去。

果然见陈大率领亲兵向这边靠近,寇封眺目远望,还发现了张鲁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