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韩幼娘忍不住笑道:“雪儿,今天怎么总是一惊一乍的,抄着书也会吓着?”

雪里梅红了脸,讪讪地道:“姐姐,我……我只是没想到天子副使还……还负责这些东西,所以一时惊奇……”

韩幼娘和玉堂春、高文心听了都好奇地凑过去,想不到只看了几眼,高文心就微微一笑,回到桌旁继续抄她的东西去了,韩幼娘和玉堂春眨着眼睛瞧了半晌,也满脸红晕地逃了开去。

杨凌好奇心起,急忙站起身来,兴致勃勃地凑过去道:“什事要我做的?我来瞧瞧。”

杨凌抢过书册一瞧,只见上写“人伦篇:上以事宗庙,下以续后世”。然后竟是几副春宫图。

杨凌真刀实枪的a片都看过,这种玩意儿自然不放在眼里,他不屑一顾地再望下看,下边的活动内容却是让说宫中供奉有以机括牵动的欢喜佛,某月某日,大婚副使要陪同太子去供奉欢喜佛的大殿,由欢喜佛演示,副使讲解交合知识。

杨凌看了不禁哈哈笑道:“原来是这些东西呀,嗨!我当是什么呢,这有什么好教的,谁不懂这个呀,记得我十三岁的时候……呃……”

“嗯?”四双有着不同美丽风情的眼睛,刷地一下集中在杨凌身上。四双妙目都充满了好奇的求知欲。杨凌脸上一热,板起脸拿出老爷的威严咳嗽两声,干巴巴地道:“天色不晚了,闲事咱就不聊啦,我看大家还是赶紧抄书好啦。”

第一百一十一章 景隆逃狱

纳采、问名之期,杨凌来到乾清宫正殿,只见乾清宫丹陛上教坊司的人正在演奏礼乐,正殿内,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地布置着,殿中临时设了两张桌子,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着“问名”诏书,旁边尽是准备送往五军都督府都督都知夏儒夏大人府上的礼物。

今日皇帝大婚,刘瑾几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自然没有露面的机会,杨凌找不到几个熟识的大人,自在殿下站定,待钦天监监正莫道维神气活现地宣布吉时已到,杨凌才瞧见正德皇帝打扮得齐齐整整在内官、侍卫、太监簇拥下隆重登场,在乐曲声中步入乾清宫正殿升座。

有资格前来恭贺道喜的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万岁。宣制官奉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任命正、副二天使,去夏大人府上纳采,问名。

这些程序杨凌已背得滚瓜烂熟,旁边又有礼部鸿胪官可以有样学样,趋进趋退的倒也似模似样,奉了圣旨,礼部鸿胪官任正使持节、杨凌任副使捧着问名诏书,仪仗、鼓乐头前开路,自乾清宫出发,打开午门浩浩荡荡直奔夏府。

负责护卫仪仗的内官侍卫统领是苗逵,一路上正副二使并辔而行,苗逵自在侧后率领御马监和大汉将军仪仗,待到了夏都督府上,夏大人跪接天使了,把写着女儿姓名、简历、生辰八字儿等内容的“表”呈交正天使,设盛宴招待天子使臣时,苗逵才得以与杨凌同桌而坐,至于仪仗、鼓乐和侍卫,只能蹲在院中捧着大海碗带菜带饭的勉强吃上一口了。

杨凌与不熟悉的官员不善言谈,但他虽是副使,却是当今皇上最宠信的外臣,而皇帝的内官近侍,皆与他交好,夏儒虽然马上就要贵为国丈,也深知女儿要受皇上爱宠,少不得皇帝最宠信的内外臣子配合,因此对杨凌极是热情。

杨凌等人纳采、问名完毕,还要回宫覆旨的,所以夏家准备的酒水都是度数较低的江南米酒,清香中带着股糯甜,天气炎热,这酒极解渴的,杨凌不免多喝了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