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几个太监垂头丧气地又塌下了腰,太监本来就自卑,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香火传继,死后默默无闻,想起来就算这些贪财贪权的内宦何尝不是默然神伤?如果有机会名垂青史,他们垂涎的欲望实在比外臣还强。

可是宦官只是皇帝家奴,又例来受文臣岐视,加上他们真有大见识、大学闻的可谓凤毛麟角,几百年不出一个,哪有造福百姓的本事,所以一边艳羡郑和的功绩,一边继续挨着骂捞钱捞权的大有人在。

杨凌轻轻笑道:“永乐大帝一道圣旨造就了郑公公的百世英名,人家那运气……本官此次下江南,发现一桩弊政,若是由我们进谏,请皇上予以革除的话,百年之后,你我的名望恐怕还在郑和之上。”

“哦?”刘瑾耸然动容,一时心热不已,旁边马永成、谷大用等几个太监的目光刷地一下,都投注在他身上。

杨凌继续道:“皇上将司税监交给本官,断了司礼监和锦衣卫的财路,那时是王岳、张绣当权,杨某还没觉着怎么,可如今都是自家人,我心里可有点儿过意不去了,但是如今要是将司税权交回司礼监,恐怕我的部属我也不好安抚了。我说的这道弊政若是能够革除的话,不但可以名垂青史,而且……财源滚滚,诸位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这话一出口,八虎、牟斌、钱宁和焦芳的眼神儿都亮了起来,眸子里一对孔方兄烁烁放光。

※※※

送走了八虎等人,成绮韵随在杨凌身后慢慢向回走。

杨凌扭头笑道:“委曲你了,扮了一晚的侍女,看样子,这些人对我的建议还是十分赞同的,皇上原本就不拘于固见,有他们先在皇上身边吹着风,这事儿就好办多了。”

成绮韵轻轻地道:“嗯,对这些不学无术、不思黎庶之辈,晓以大义不如诱之名利,大人双管齐下,要让他们归心,自然易如反掌。卑职……可是该返回金陵筹备了么?”

杨凌说道:“差不多了,如今钱宁听说有银子可赚,迫不及待要赶去金陵,锦衣卫在各处的暗桩可是根基深厚,有他们协助,搜寻沿海士族暗中通商证据的事必定可以可以很快完成。我歇了大半个月,扮作勉强出门还是可以的,明儿我找机会先去探探李大学士口风,如果他那里阻力不大的话,你便先回江南吧。”

成绮韵沉默不语,一阵风来,她忽然觉得身上有点寒意。

杨凌无意识地回头瞧了一眼,远处灯光昏暗,夜色中也瞧不清她面上神色。杨凌说道:“你世居江南,不服北方水土,前两日受了风寒,亏得文心的妙手,不过北方的寒冷你还没见过呢,介时屋里屋外那是两重天地,恐怕更要生病了,趁着还不太冷,早些去金陵吧。”

成绮韵心里忽然像注入了一股暖流,吹来的冷风也觉得柔了起来,她咬了咬唇,温顺地道:“是,那卑职明日候了大人的消息便赶回金陵去。”

杨凌嗯了一声,说道:“我吩咐小厨房给你留了饭菜,去吃些早点睡吧,如今天冷,火炕却还没烧起来呢。”

成绮韵蹲身福礼,应了一声是,目送着杨凌大步走向曲廊尽头。远远风吹灯摇,将杨凌长长的身影扯曳到她的面前……

杨凌走过花厅,站在天井里张开手臂吸了一口沁着冷意的风,觉得身子有点儿倦,正想回房去睡,忽想起今日招待八虎等人,还没来得及让高文心针灸,他犹豫了一下,见高文心堂姐妹的院中还亮着灯,就举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