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正事办完,刘修坦然的接受了丘力居的宴请和丰厚的礼物。丘力居很大方,不仅送了刘修一笔厚礼,还给随行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份。跟着刘修出来餐风露宿,那些人图的就是有意外之财,眼下终于心满意足。他们也知道,能让丘力居这么客气,是因为刘修制服了这位乌桓大人,否则等待他们的绝不是宴会和礼物,而是乌桓铁骑冰冷的刀锋。

幽州境内的乌桓人中,拥有九千余落的上谷乌桓大人难楼和拥有五千余落的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是不言而喻的双雄,除了他们俩之外,实力最强的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只有千余落,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只有八百余落,可以说根本不值一提。刘修搞定了这两人,就已经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只要派出几个使者,那几个乌桓大人就会乖乖的把质子送来。

第二天清晨,刘修踏上了归途,随行的有丘力居的幼子楼班和负责保护他的二十白狼卫。

第129章 失落

得知同窗刘备来了,公孙瓒满面笑容的迎了出来,热情的将刘备迎进了太守府,殷勤的请刘备入座,让人上了茶水点心,然后膝盖碰膝盖的和刘备挨在一起,朗声笑道:“玄德,这么快就到校尉府去了?”

刘备呷了口热茶,心里热乎乎的,他看着四周的墙壁,羡慕的说道:“看这房子,伯珪兄不是书佐了吧?”

公孙瓒呵呵一笑,挥了挥手:“没什么,只是做了回上计吏,刚从涿郡回来。本来想去和你们会会,没想到桃谷精舍已经空了,先生去了洛阳,你们去了宁城,我是扑了个空啊。”

汉代律法,每年的八月开始统计人口、赋税,然后汇总到州郡和洛阳的司徒府,上计吏就是由县派到郡,郡派到州或者洛阳去汇报的人选,这个职位是个美差,因为有机会见到上官并展示自己的才能,就有升迁的机会,实际上和推荐的孝廉、茂才是一个意思。刘备连忙放下茶杯,拱拱手道:“恭喜伯珪兄了,见到刺史大人了?”

公孙瓒脸上的笑容有些不自然,“见到了。不说我了,还是说说你们的情况吧,最近刺史府发公文来,说要大战了,我正要去柳城找丘力居要人呢。”

“我就是来告诉你这件事的。”刘备笑了,把来意一说,公孙瓒有些意外,又有些失落:“小先生和德然都进了校尉府,德然还被派来说服乌桓人?”

刘备刚准备夸耀一下刘修的事迹,一看公孙瓒的脸色不太对,连忙又咽了回去。公孙瓒感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也觉得有些尴尬,想了想,哈哈一笑:“想不到德然如此能干,当初还真是有些看走眼了。有这样的人做同窗,也是我公孙瓒的荣幸啊。”说着,他拆开公文扫了一遍,高兴的一拍大腿:“既然德然已经把事情办成了,那我现在就去报告府君,马上和你一起赶去柳城征调乌桓人。”

说完,他起身去向太守汇报,刘备想起刚才公孙瓒的神色变化,暗自摇了摇头。他知道公孙瓒傲气,一直不是很看得起刘修,现在刘修代表刺史府和校尉府出使白山和白狼山,顺利完成了镇服上谷、辽西乌桓的任务,立下了功劳,这一战打完,刘修的升迁在意料之中,这显然让公孙瓒有些难以接受。他刚才虽然很快恢复了正常,但是刘备觉得他有些勉强,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兴奋了。

公孙瓒很快回来了,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带着十来个骑吏跟着刘备出了门,直奔柳城。到柳城之后,丘力居接见了他们,热情的说刘修走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校尉府要他安排两千骑兵支持宁城,其余的兵力全部由辽西太守府调遣,问太守府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宁城。他的话刚说完,公孙瓒便说太守府已经得到命令,在没有收到刺史府的命令之前,他们不能出境,要把所有精力用于辽西的安全。

刘备十分失望,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和公孙瓒挥手告别,跟随丘力居安排的蹋顿和两千精骑赶往上谷。刘备失望的眼神全落在公孙瓒的眼中,公孙瓒欲言又止,心里非常苦涩。他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一怒之下离开桃谷,离开卢家父子,如今的大汉要想出人头地,跟着一个大儒读经是最好的机会,岳父大人给了自己这个机会,可是自己却白白的放过了,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修风生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