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笑了,曹操开始不想入武职,现在倒好,成了运粮大队长,搜粟都尉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官职,桑弘羊曾任此职,专门负责收集军粮。
刘修忍着笑,又说道:“陛下,千里运粮,花费太多,只能救急,不能倚重。臣以为还是移民屯田最重要。京畿人口太多,浮食者众,还是迁移一些人到边远地区吧。强者可以北边屯田,且战且守,弱者可以往江南一带迁徙。江南闲地尚多,如能用心经营,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天子同意,刘修又提出一个要求,他想在晋阳设立学堂,由蔡邕和段颎分任文武博士。文主要用来柔化乌桓人、匈奴人和以后的鲜卑人,特别是乌桓人和匈奴人,他们已经深入内郡,如果不尽快把他们消化掉,一旦大汉内乱,他们很可能成为大汉的心腹之患。武主要是用来培养汉人军官,只以外族人戍边,而没有一支强大的汉人为主的军队,那无异于以狼守门,迟早会引狼入室,反受其害。
天子挠着眉梢,沉思了半晌,最后说道:“你这个主意是好,不过兹体事大,朕要考虑一下。文的事你可以先办,不过蔡邕现在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还得花点时间找一找。”
刘修一愣,蔡邕不是在朔方吗,怎么跑了?
“今年四月的大赦,吕强上疏为他辩冤,朕重新把他的奏章看了看,觉得他虽然话说得难听,也的确出于一片忠心,所以特诏赦免了他。不过,他被赦免之后没有回洛阳,也没有回老家,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刘修还是不解,心道难道蔡邕准备做个流浪诗人了?他暂时还顾不上这事,又赶紧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陛下,臣奉诏出征,希望陛下能派个监军。”
“监军?”天子看了刘修片刻,嘴角微微挑起,眉头慢慢了松了下来。他轻轻的敲着案几,“笃笃笃”的响了好一会儿,“你担心朕不放心你?”
刘修暗自骂了一句,心道你要放心才怪。“陛下,臣以为这是惯例,不管是谁都得照行。而且,有了监军在侧,以后如果有人要诬陷臣,臣也好有个人能帮着证明清白。臣只有一个请求,希望陛下派一个正直些的监军,而不是处处想以权谋私的监军,以免误了大事。”
天子哈哈大笑,站起身来一甩衣袖:“好,朕给你派个好监军去。”
第227章 豪门与寒门
袁绍脚步沉重的走进了袁逢的书房,袁基、袁术都在座,连袁隗都很意外的坐在袁逢的一旁,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到袁绍的脸上,袁逢的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屯骑营虽然输得很难看,但是袁绍把步兵营打败了,多少给他们挽回了一点面子,特别是他的面子。
袁绍有些心惊,袁逢让人叫他来,他以为只是随便聊聊,没想到居然这么大阵仗。他站在门口,一时有些搞不清状况:“叔父……”
“本初,坐!”袁逢亲热的指了指袁术,袁术不情不愿的撅了撅嘴,拿过一张席来,强笑着请袁绍坐下。袁绍也没心情在意袁术是怎么想的,趁着脱鞋上座的时间,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再坐下来的时候,他已经很平静了。
“本初,今天把你三叔一起请来,举行个家宴,一是为你庆功,二是想问问你,你对接下来的事情怎么看。”袁逢和颜悦色的说道:“天子在朝议时已经露了几次口风,想要派北军出征,只是司徒府和大司农都拿不出钱粮,所以没能立刻成行。现在北军校阅已过,成绩还是很明显的,天子很可能会重提此议。”他停顿了片刻,低着头想了想,收起了笑容,很郑重的问道:“你觉得,此时出征合适吗?”
袁绍打量了一下众人,轻松的笑了:“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出征也好,不出征也好,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损失。”他喝了口水,又接着解释道:“如果出征,我有机会立功,当然是好事。如果不出征,我们在北军中已经占了一半力量,这也算是一个进步。以后再和阉竖起什么冲突,想来阉竖要想凭北军的力量取胜,也要看看我们答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