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官军的消极怠战,给了张角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历史上是这样吗?”刘修在问自己,他记得最后扑灭黄巾的人里面没有袁绍,是皇甫嵩和朱俊,还有他的老师卢植,可是现在真正面对太平道主力的却是袁绍。其实,他现在不太敢拿既有的经验来做参考,毕竟他记得的黄巾起义应该是在甲子年,比现在要晚得多。

这说明历史已经不再是他知道的那个历史,因为他的到来,这个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作为先知先觉的优势会慢慢消减。

历史出轨了,不再是他知道的那个方向。

“那你觉得,张角能成事吗?”

“现在还很难说。”戏志才摇摇头:“但张角是个人才,从他的这些举动来看,他的心志不小。”

刘修没有吭声,他现在真有些后悔了,如果不是他把张角引入朝廷,张角也许不会有机会见识到朝廷内的矛盾,也许不会想到练兵,可是现在的张角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邪教头目那么简单了,他更像一个有理论指导的农民起义者,真正把宗教当成了一个手段,迷惑人却不被迷惑,他自己更清楚,要想成事,关键还是在兵权。

黄巾的牺牲也许是巨大的,但是黄巾最大的资源就是流民,他们有着官军难以企求的兵源储备,而随着战争的持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无路可走,成为流民,并加入他们的队伍。

难道我所有的一切努力,最后却成就了张角?

“除了张角之外,他的几个弟子都和他差不多,南阳的张曼成是战绩最突出的一个,在击败了董卓之后,他又击杀了南阳太守禇贡,夺取了宛城,南中郎将朱俊和新任南阳太守秦颉合兵一处,一万八千人攻击宛城,却拿他没办法。”

刘修抬起手,打断了戏志才:“荆州刺史刘表在干什么?”

“据说要去江南平叛。”戏志才端起茶杯,浅浅的抿了一口:“江南四郡有豪宗响应黄巾,桂阳太守陆康被困,长沙太守张机被赶出郡,零陵、武陵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刘表带着人马赶去解围了,不过他兵力不足,目前还在江陵等待支援。”

刘修点了点头,黄巾还真是全面开花,来势汹汹啊。

“太平道占领的地区如何?”刘修接着问道,“那些世家豪强们如何应对?”

“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是到目前为止,没听说那些人和张角有太激烈的冲突。”戏志才摇摇头,“张角很聪明,他选择下手的人都是一些实力不足的,想反抗都反抗不了,既平了民愤,得了民心,又没有引起豪强们强烈的反击,甚合道家之妙。”戏志才想了想,突然说道:“对了,他好像挟持了两个王,一个是安平王,另一个应该是甘陵王。”

刘修对这个没印象,不过张角要挟持宗室干什么?难道他想以这些人为幌子来反对天子?还是想另立新君,与朝廷抗衡?不过,他不是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吗,既然不承认汉家火德了,又何必挟持什么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