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页

卢植也没招了,只得下令诸将暂且撤退,守住京畿,坐视关东落入袁家手中,只有曹操依仗着谯沛老家的支持,死守沛国、彭城一带。在万般无奈之下,卢植只得请天子下诏急速召回卫将军刘修。天子任命的四个顾命大臣中,除了他,那三个人都是摆设,如今能靠得住的,只有刘修了。

这就是毛宗千里迢迢赶到北海的原因。

这些事情,大部分刘修都知道,他虽然人在北海,可是中原的情况他一直在关注,甚至可以说,如今这个状况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毕竟离中原太远,消息没有那么及时,他了解的情况基本上还是一个月前董卓与袁绍在陈留大战,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的情况。

“这形势可不好啊。”刘修看完卢植的亲笔信,慢慢的折了起来,放入怀中,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可不是。”毛宗有些丧气。卢植做了司空,他也水涨船高,现在是六百石的议郎,很受天子信任。不过卢植在这次变故中的表现不佳,宫里传出了一些不好的评价,说卢植只是有学问,有道德,可是能力很一般,对朝局恶化到这一步应该负责任,就差要说他辜负先帝的信任,应该引咎辞职了。“关东膏腴之地几乎全部落入袁家之手,朝廷要兵没兵,要粮没粮,这还怎么打?他们只知道说先生,可是让他们自己来呢,还不如先生呢。”

刘修没有说话,卢植虽然不能说无能,但是在这种紧急情况前反应的确不够快,居然让袁家从洛阳跑掉了,这也太疏忽了吧?如果有袁隗等人在手,估计袁绍也没这么嚣张,现在人质都没有了,袁家还不甩开了膀子干?好在他除了反应有些慢之外,其他的应对措施都还得当,包括起用董卓、皇甫嵩这样的名将,命令并州出兵威胁冀州,都是可圈可点的,董卓、皇甫嵩等人也的确是能征善战,对付关东那些名士还有点胜算,否则早就一败涂地了。

现在最大的变数是曹操,他在彭城还能支持多久,这非常重要,只要他还活着,那袁绍就不可能全力西向,一旦他败了,那袁绍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的攻打洛阳,以洛阳的兵力只怕支持不了多久。

“先生为什么不安排伯珪南下?”

毛宗苦笑一声:“别提伯珪了,先生倒是命令他南下的,他也召集乌桓人准备出兵了,可谁想到问题就出在乌桓人身上。他征集了一万乌桓突骑,却不告诉人家去哪儿,人家问了两句,他就把人家杀了,结果一万乌桓人一哄而散,他手下只剩下一万步卒,两千骑兵,虽然南下了,但是兵力严重不足,被审配挡在河间,寸步难进。”

刘修很惊讶:“有这事?”

“可不是,你想不到吧?我也想不到。我也是出塞时刚刚听说的,估计先生听到这个消息,要头疼了。”

“不光他头疼,我也头疼。”刘修揉了揉太阳穴:“我本来还指着伯珪抄袁绍的后路呢,现在看起来……”他连连咂嘴,真觉得有些头疼。

“你再头疼,也不能耽搁了,赶紧走。先生说,眼下他还能坚持一阵子,但肯定坚持不了太久,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这个局面,最多再支持半年,朝廷就会因为粮食的短缺而崩溃。”

刘修连连点头,如今大汉几个重要的产粮地都落入袁家手中了,确实不能再拖。拖的时间越长对袁绍越有利,时间长了,人们会慢慢接受这种现实,朝廷在道义上的优势就会慢慢丧失。

“那你什么时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