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后为什么会这么想,曹操觉得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刘修势大,以小天子目前的实力不管怎么努力,都不是刘修的对手,急于下手,只会逼反刘修。二是宋家当初能起死回生,刘修的功劳很大,她也不想和刘修翻脸。
然而,在曹操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猜想,一个不能告诉任何人的猜想。他今天看到了小天子的相貌,突然想起了袁绍的那个谣言。刘修刚到洛阳的时候才十九岁,脸上的稚嫩还没去净,今年才十三岁的小天子和当年的他的确有几分相似,却和先帝没什么相似的地方,再联想到宋太后的态度,曹操不由得起了疑心,难道小天子真是刘修的血脉?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可就难办了,疏不间亲,介入天家的家事,从来都没有好结果。
“陛下的选择,像是有意栽培将军,将军如果想建功立业,这可是个好机会。”程昱不紧不慢的说道:“将军不想抓住吗?”
曹操转到程昱的对面坐下,程昱拿起火钳,在火堆里拨了拨,几颗火星飘了出来,一闪即没,正如曹操眼中的亮光。他拢着手,看着闪动的火苗,无声的笑了笑:“我能抓住吗?”
程昱看了他一眼,过了一会儿,他把火钳从火堆里拔了出来,将烧得通红的钳头伸到曹操面前:“将军,你能抓住这个火钳吗?”
曹操看了一眼,笑道:“抓不住。”
程昱点了点头,又把火钳重新插回火堆中,继续烤火。“依我看,将军也抓不住。陛下今年才十三岁,心机之深,已经远超他的同龄人。假以时日,他将是一个乾纲独断的雄主,不可能容忍任何一个权臣掣肘。有这样的君王,很难说是臣子的幸或不幸,就像当年的孝武皇帝,他南征北讨,开疆拓土,可是那些为他开疆拓土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名臣良将,哪一个有好下场?”
曹操静静的听着,一声不吭。
“大汉至今四百年,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本来运数已尽,能有今天,车骑将军功不可没。他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别出蹊径,以工商之利赎取世家手中的土地以安民,虽说问题也不少,可是千年以来,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没有惹得天下大乱的,只有这一次。”程昱盯着跳动的火苗,眼神也在发亮:“如果能把他的新政推行到天下,又有明君贤臣,我相信大汉的运数再增加一百年是完全有可能的。”
曹操微微颌首表示同意。刘修治下的数州实行新政之后,实力迅速增加,在其他各州已经引起了不少的反响,兖州、青州、徐州的世家都在盼望着能尽快结束战争,推行新政,让他们也能从中获利,曹操的耳中这样的声音听得可不少。
“车骑将军立下的功劳,比起霍光有过之而无不及,霍光还能善终,车骑将军却未必能。陛下的心思,未免也太狠了些。”程昱的声音有些冷,有些硬:“将军觉得,你和车骑将军比较,能有几分胜算?”
曹操摇摇头,不管从哪方面来比,他都比刘修略逊一筹。他明白了程昱的意思,小天子今天能忌惮刘修,想扶植你来对付刘修,将来就有可能狡兔死,走狗烹。更何况刘修的势力已经坐大,以他的实力要想对付刘修,虽不至于说是以卵击石,但获胜的机率也绝对不超过一半。
“那我该怎么办?”曹操轻声问道。
“依臣看……”程昱也压低了声音:“助其斗,不如劝其和。”
曹操眼皮一挑,如刀锋般的眼神瞬间迸出,落在程昱的脸上,程昱低着头,垂着眼皮,一动不动。过了片刻,曹操收回目光,恢复了淡然,缓缓点头道:“怎么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