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乌桓人已经浸入血液的警觉终于苏醒了,无数马蹄踩踏地面带来的震动惊醒了他们,他们虽然还没有完本清醒,却本能的从大帐里奔了出来,纷纷跳上自己的战马,准备迎战。只是本能虽然在提醒他们应该干什么,指挥却无法行成本能,那些小帅、大人们只是握紧了战刀,却不知道整顿队形。
蹋顿看着乱作一团的大营,如遭雷击,喝下去的酒全部化作冷汗,透体而出,瞬间浸湿了袁绍赠给他的丝衣。
“大人——”亲卫们拥了过来,不由分说,七手八脚的将甲胄帮他穿戴,把他扶上战马。蹋顿一边由亲卫们摆弄着,一边紧张的思索着,不时的传达着命令,力图尽快做好迎战的准备。
不过,他的酒喝得太多,脑子有些胀,思路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还没等他准备好,汉军的前锋已经接近了大营。
“射——”夏育踩着马镫站了起来,举戟大吼,身后的将士们松开了手中的弓弦,射出了手中的火箭,刹那间,万点繁星平地飞起,跃过百十步的距离,掉头向下,扑入乌桓人的大营中。
乌桓人没有扎营栅的习惯,这极大的方便了突袭的汉军。夏育在亲卫们的簇拥下,一路飞奔,直接杀进了大营。
一批批火箭落在帐篷上,迅速点燃了帐篷,将乌桓人的大营照得如白昼一般。惊慌失措的乌桓人有的去救火,有的去抢财物,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转身迎战。可是他们要队列没队列,要阵型没阵型,如何是汉军的对手,一接触就被汉军杀得人仰马翻。
“杀光这些髡头蛮子!”夏育狂吼一声。在此之前,他已经多次给将士们洗脑,说这些髡头胡人到中原来烧杀抢掠,等同于外族入侵,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厉害。长水营当年曾经跟着刘修一起北征,有杀鲜卑人的优秀传统,这两年虽然换了不少新兵,但是当年参加过战斗的人还在,一听到夏育这些鼓动的话,他们想起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由自主的帮着夏育给那些新兵洗脑。
洗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夏育一声狂吼,顿时响应声一片,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卒,一个个眼珠血珠,嘶声狂啸:“杀!杀光这些蛮子!”
夏育居中,田宴居左,麹义在右,一万多铁骑如狂飚杀入。
第632章 马踹连营
正如麹义分析的那样,鲜卑人和乌桓人现在正处于旧力已去,新力未生的尴尬局面,他们奔驰了一天,人困马乏,只等着好好休息一夜,养足精神,明天好与曹操决战,谁会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来偷袭。
蹋顿并不是没有准备,但他所有的考虑都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对方以步卒为主,没有足够数量的骑卒,因此他放出二十里的斥候就足够了。二十里,步卒就是急行军也要一个时辰,他有足够的时间应变。
但是他偏偏漏算了夏育这批人马。汉七营虽说有步有骑,但是凉州人有几个不善骑术,上马是骑卒,下马是步卒,即使是步卒,那也是以骑代步,如今凉州是大汉最大的马场,上等的西凉战马从来都是大量供应的,这也是刘修精兵策略的好处,一万多汉七营将士人人有坐骑,有一半以上的人有两匹战马,以至于连田晏率领的数百步兵营将士都骑上了战马,跟着大队伍一起冲杀。
这个情况在蹋顿的计划之外,他一点准备也没有,所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袁绍收到的所有情况都不会公布于众,只会在几个亲信和重要将领之中传达,像蹋顿、弥加这样的雇佣兵根本不可能知道太具体的情况。他们只知道袁绍有八万人,而刘修只有四万人,防线还特别的长,所以在他们看来,刘修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安排重兵,在他们面前的,只有曹操的大军。而曹操以步卒为主,手下总共只有一万精骑,其中五千刚刚调到青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