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页

袁绍眯起眼睛,若有所思。

“所以,主公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败为胜的希望。”郭图见袁绍的神色有所变化,知道他心动了。他凑到袁绍面前,低声说道:“主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末大乱,楚人前仆后继,先后有陈胜、项梁等人战没,最后不还是亡了秦?楚汉之战,相持五年,汉高祖数次濒临绝境,最后不一样灭了不可一世的项羽,定鼎天下?从来立国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太顺利了,反而会一败不可收拾。项羽大破秦军,威镇天下,可是他一朝弑义帝自立,则天下弃之。如今刘修亦然,他是起于天子之宠,焉知不会败于天子之弃?”

袁绍终于抬起了头,“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郭图险些喜极而泣,他低下头,用衣袖拭了一下眼角,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重新抬起头:“汉高祖得天下,守关中的萧何功第一。主公如果想坚持下去,幽州就是主公的关中。主公,冀州南有大河,西有太行,东有大海,只有北方可退。两万胡骑丧于刘修之手,他与鲜卑人、乌桓人的仇怨已结。主公何不借此机会,与鲜卑、乌桓人结盟,共抗刘修?”

袁绍缓缓点头。

郭图又道:“从这一次战局来看,我军一进兖州,曹操就出兵东郡,其意在切断浮桥,断我归路。如果不是田丰意外夺得濮阳,胜负早已不言自明。其后,刘修尚未开战,即命甘宁水师入黄河,用意依然是先断我归路,只是苍天不佑,他的诡计接连失败。依臣之见,他在攻冀州之前,一定会先断主公退路,然后四面合围。主公,现在他被兖州的疫情所困,我们却不能失去这个大好机会啊。全面掌握冀州,才是当务之急。”

袁绍眼神一紧,思索片刻:“那由谁去幽州更合适?”

“主公贵体有恙,此时不宜在邺城。而与鲜卑人、乌桓人结盟的事关系到全局,非常人所能担任,需得主公自行。依臣之见,主公不如将邺城交予长公子,自赴幽州。将来后方稳固,主公的身体大好,再来与刘修争一长短不迟。”

袁绍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郭图的意思。冀州虽然还在手,但是没有幽州,冀州根本守不住。这里交给袁谭,而自己去幽州,冀州如果丢了,是袁谭的责任,他还是安全的。如果冀州侥幸还在手中,他同样可以卷土重来。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逃跑之计,也只有深谙他心思的郭图才能想得出来这么周全的计策。

第681章 子弟兵

一辆辆大车排成长长的队伍,在犍牛的拉动下,沿着宽阔的官道向前。拉车的民夫们戴着斗笠,敞着怀,穿着牛鼻裈,大脚板踩着干燥的黄土,啪啪作响。一颗颗汗珠从黝黑的脸膛上滚落尘埃,将风尘仆仆的脸上冲得黄一道、灰一道的。

“大家再加把劲,到了前面的驿亭,大伙儿停下来喘口气,喝口水。”二十多数的南阳东武亭亭长李安一边走一边大声的鼓着劲:“早些把这些药物送到山阳,就能多救几个人的命,这可是积德的好事儿啊。”

“我说李亭长,你就是不说,我们也知道啦。”头发花白的牛老汉一边牵着牛大踏步的前进,一边朗声笑道:“兖州、荆州,都是咱大汉的百姓,兖州遭了灾,咱荆州人不能看着不管。你李亭长是个读书人,都跟着咱们吃苦,咱哪能偷懒哪。你放心,今天天黑之前,再走十里路不成问题,肯定能赶到山阳。”

“牛爷,这次真是多亏你老了,要不我一个不懂事的后生哪能做得这么好。”李安赶到牛老汉身边,挽起牵绳搭在自己肩上,一边走一边笑道:“牛爷,我这次立了功,升了职,可得好好请你老喝一杯。”

“好小子,那是你努力得来的,谢什么谢。你那点俸禄也不多,攒着给女人和儿子买点好吃的吧。你那儿子可讨人疼得很,就是有些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