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盈儿,乖乐儿。”吕媭狠狠的在刘盈脸上亲了一下,大声招呼道:“来人,快将礼物拿来。”
门外的侍者应了一声,搬进来两个匣子,吕媭将刘盈抱在腿上,然后打开匣子,一个里面装满了吃食,一个里面装满了玩具和饰物。刘盈和刘乐一见,开心的扑了上去,一人一个抱在怀里就不撒手,眉开眼笑的凑上来,在吕媭的脸颊上用力的亲了一下,齐声说道:“谢谢小姨!”然后一溜烟的转身跑了,生怕有人抢走了他们的礼物。
吕雉被他们逗乐了,笑着责骂道:“这两个小东西都被你宠坏了。每次来都带这么多礼物,他们简直变成势利之徒了。”
吕媭乐不可支,笑着说道:“小孩子是没有那么多道德仁义的,他们是想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真正的人性,所以荀子才说,人性本恶,而又有向善之心,故义利不可分。”
“你的道理还真多,这也扯得上儒家的学问?”吕雉白了她一眼,带着些赞许的说话:“少姁,你最近的学问见长,荀子的书也读过了?”
“夫君经常秉烛夜读,我只好陪着了,顺便也就跟着读了一些。”吕媭得意的说。
“唉,你夫君军务繁忙,还能这么好读书,真是难得。不象你姊夫,一有时间就去喝酒、厮混,想要让他坐下来读点书,岂直比登天还难。”吕雉皱着眉头,唉声叹气的说。吕媭微笑不语,她当然知道刘季是什么样的人,他不仅自己不读书,还特别看不起读书的人,一看到戴儒冠的,轻则破口大破,恶言相戏,重则夺了人家的冠往里面撒尿,活脱脱一副无赖的模样,也就是樊哙那样的人看得下去,在吕家这种身份的人看来,这简直是有辱斯文。吕媭因此对刘季印象特别不好,对吕雉嫁给刘季的事一直不理解。直到上次回沛县才听父亲说起,吕雉当初并不是准备嫁给刘季,而是准备嫁给沛县的县令的。沛县的县令和吕公是故交,和吕雉年龄又相当,正是合适,但是没想到刚露出口点风,曹参、任敖就找上门去,软硬兼施,要吕公将吕雉嫁给刘季。这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由萧何出面安排了一次宴会,导演了一幕吕公主动要将女儿嫁给刘季的戏。这件事吕家只有吕公和两个儿子知道,后来吕雉自然也知道了,吕媭和吕夫人对此一无所知,怕的就是吕媭性格刚强,节外生枝。吕媭知道后,恍然大悟,这才感觉到吕雉为吕家做出的巨大牺牲,为自己那时的误解吕雉后悔不已。
见吕雉这么遗憾,吕媭也觉得十分难受,她收起了在吕雉面前夸耀的心思,安慰吕雉道:“姊姊也不要伤心,夫君也说了,这个乱世,书读多了也未必是好事,象孔鲋那样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与其读死书,死读书,倒不如不读书。”
“你又何必安慰我呢。”吕雉长叹一声,无奈的摇摇头:“读死书固然无用,可是不读书又怎么能成事呢?光凭一身蛮力,兄弟义气,终归成就有限啊,到头来,还不是替人卖命,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九节 欺之以方
吕臣将共尉迎进了府,各自入席,脸色却不怎么好,他脸色严肃的看着共尉,半天没有说话。共尉很意外,吕臣今天的反应很反常,一点不象以前看到他时的亲热。想到白公的提醒,他也有些担心,脸上虽然还挂着平和的微笑,神情却郑重起来。他上下打量了吕臣两眼,“阿臣,身体好了?”
“感谢君侯关心,吕臣的身体已经无碍了,只是心里还不太舒服。”吕臣硬梆梆的说。
共尉松了一口气,吕臣心里有事这不可怕,可怕是却是吕臣把事藏起来不说,既然吕臣这么跟他说话,可见他并没有想瞒着他,而是打算当面问个明白。他淡淡一笑,镇定自若:“阿臣有何不舒服的,不妨说来听听,也许我能帮上一点忙。”
“正要向君侯请教。”吕臣怒声说道:“我听说君侯将我留在陈县的人马全交给刘季,让他跟着项将军去援魏了,可有此事?”
共尉皱起了眉头,沉下了脸,不悦的看着吕臣,眼神里的阴冷让吕臣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对自己刚才的话有些后悔。在盱眙这些天,他因为养伤,很少出门,所有的事情都是父亲吕青转告的。开始吕青告诉他说,共尉将他留在陈县的人马交给刘季带领,跟着项羽去解临济之围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吕青却提醒他,共尉对刘季印象一直不好,这次援魏,他自己惧怕秦军太强,装病不敢出头,所以才让刘季去送死,顺便把吕臣的亲信人马也送掉,既削弱了吕臣的影响力,又送了项羽一个大人情。吕臣一听说共尉为了自己的私利,让他的人马去送死,顿时勃然大怒,早就要找共尉问个明白,恰好共尉就来了。他本来是理直气壮的,可是一看共尉的眼神,又莫名的有些心虚,气势顿时弱了三分。尽管如此,他还是不能接受共尉的做法,一定要问清楚。
共尉没有立即回答吕臣,他到吕臣这里来之前,就预料到吕臣会就这件事问他,他也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他自己的兵与众不同,从开始就以精兵为主,所以人数虽然不多,可是战力却强。接收了白公、吕臣等人的人马之后,相对来说标准就有些低了。战力提高得不多,但是消耗却猛增,和他的精兵策略相去甚远。再加上这些人有人马在手,有意无意的总有些自以为是,所以他才先送了张良一万人,后送了刘季一万人。送给张良的那一万人以秦嘉、田壮的旧部为主,送给刘季的一万人就是以吕臣的旧部为主,实际上他自己的精锐并没有减少,相反经过几次增补,还增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