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楚[校对版] 庄不周 2044 字 2022-11-12

共尉摇了摇头:“计是好计,只是我带的辎重却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怕是帮了韩王,就帮不了你了。光有兵,没有粮草、兵器,这仗也难打啊。”

魏豹听了这话,顿时象是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湿,他有些搞不清共尉的意思了,他究竟是想帮忙而实力不足呢,还是确实担心辎重不足?他正在揣摩,周叔轻轻的咳了一声,魏豹看看他,有些烦躁的说道:“你有什么意见,就直说吧?”

周叔腾的闹了个大红脸,他看出了共尉的想法,正想提醒魏豹呢,没想到魏豹当着外人的面这么不给他面子,一时有些恼怒。见共尉和吕释之也看了过来,只好强压着不快,轻声说道:“君侯何必担心这个呢,就算君侯没有准备这么多辎重,我魏国和韩国也不能坐视不管啊。君侯不辞辛苦来帮我们复国,这粮草、辎重,我们自然要竭尽全力的供应君侯了。”他注视着魏豹,拱了拱手:“臣粗陋之计,还请公子定夺。”

共尉和吕释之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看向魏豹。魏豹这才明白周叔的意思,也有些尴尬,只好避开周叔的眼神,连声说道:“周将军说得对,君侯来帮我复国,这粮草辎重当然由我魏国来负担。至于兵器之类的,请君侯放心,韩魏皆是出铁之处,冶铁之处甚多,肯定能满足君侯所需。”

共尉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韩国和魏国都是出好铁的地方,他提供给陈乐做试验用的铁还是辗转从大梁搞到的,如今要替魏豹打仗,岂能不捞点本钱?这个魏豹急着复国,却不知道请人帮忙就要出血的道理,还要周叔来提醒,比起他的兄长魏咎来差远了。倒是这个周叔,思维敏锐,见识过人,难怪魏咎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不过他和魏豹似乎不太合槽,这也许是个把这人挖到自己帐下的机会。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十二节 步履维艰

颍川郡襄城,汝水南岸,平顶山西坡。

韩王成年约五旬,身体修长,面皮白净,长须飘飘,看起来十分儒雅,与身上的精甲并不相衬。他扶着剑首,看着远处的汝水愁眉不展。司徒张良站在他的身边,比起在彭城的时候,他的面容更加消瘦了,眼窝深陷,颧骨高高耸起,脸色泛黄。大将韩信(韩王信,非名将韩信)按着剑,沮丧的低着头站在一旁。远处,小脸都瘦得尖起来的共乔无力的坐在马车上,看着两个正在摆弄陶罐的女卫出神。杜鱼、班玄扶着剑站在一旁,不时的互相看一眼。王祥坐在远处的草地上,一声不吭。

战甲上斑斑血迹的赵青、周贲和项庄围坐一起,抱着膝盖,垂头不语。士卒们在远处警戒,虽然身体站得笔直,但是眼神却十分沮丧,士气十分低落,整个军营散发出一种让人气闷的情绪。

“司徒,你说,我们韩国是不是气数已绝?”韩王成的声音很沙哑,一开口就觉得嗓子干疼。

张良摇了摇头:“大王,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复国之路虽然艰难,可是也不是没有希望啊。桓齮不是刚刚被我们打败了吗?”

韩王成咧了咧嘴,想笑两声,可是却没有发出声音,笑容也变成了惨笑。他悲伤的摇了摇头:“两个月了,毫无进展,我们手里的地盘还是当时从项羽手里接收过来的那么大,胜一仗败一仗,昆阳、舞阳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人死了不少,却还是没有能够复国,就连新郑都没能拿下,复什么国啊,照这样子下去,我们哪里还能复国。山东六国,为什么偏偏我们韩国这么难呢?”

“大王何必悲伤。”韩信哑着嗓子劝道:“其他诸国虽然复国了,但是困难也不比我们小。燕国的王是韩广,根本不是姬姓子孙。楚国虽然立了怀王,可是内部不合,眼下元气未复,将来的事尚未可知。赵国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魏王咎被秦军围在临济城,生死未卜,也就是齐国好一点。不过,他们的安稳,也是因为地势所然,魏赵一亡,齐国也将步其后尘,就和二十年前的形势一样。”

他们在颍川打仗,临济被秦军攻破,魏王咎自焚,齐王田儋身死的消息还没有传来。

“是啊,和二十年前一样,我韩国还是四战之地,疲于奔命啊。”韩王成叹了口气,低下了头,脚步踯躇的往回走:“你们说说,我们下一步该如何?是进还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