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籍,秦军两侧阵势松地了。”范增没有戴头盔,只戴着一顶切云冠,这是一种标准样式的楚冠,也没有穿战甲,身上还是一袭宽敞的长袍,与身旁顶盔贯甲、威风凛凛的项羽相比,他更有一种飘逸出尘的感觉,腰间的陆离长剑也不带一点杀气,反倒更有仙风道骨,如神仙中人。
“嗯。”项羽应了一声,随即下令左侧的龙且和右侧的项佗同时出击。
鼓声响起,项佗和龙且同时拔剑高呼,早就准备妥当的楚军开始向前奔跑,在长箭的掩护下,数万人齐声大吼,发足狂奔,一头撞进了秦军的阵中。秦军的两侧刚刚向中间靠拢,后面的人还没有填补上来,阵势显得有些薄,被楚军一撞,顿时松动起来。
项佗在护卫簇拥下,挥舞着长剑奋勇向前。最近项佗的情绪不太好,颍水一战,他被章平半渡而击,魏军惨败,他带着剩下的人马仓惶东逃,与大军失去了联系,项羽在彭城与怀王明争暗斗的时候,他却在大泽里为吃饭发愁,没能帮上项羽的忙。与项羽会合之后,项羽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项伯等人却多次埋怨他,说他分不清主次,如果当时及时与项羽联系,合兵一处,项羽又怎么会被怀王吃掉?项佗在项家人心目中的地位一降千丈。项佗很委屈,但是又解释不清楚,当时他怎么会没与项羽联系,他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
但是他对自己的失势不能接受,他也是项梁看中的年青英俊,他不能就这么看着项羽一人独大,成为家族毫无疑问的新一任领袖,即使他刚刚看到了项羽被阳光照射时天神一般的威风。至于那个重瞳的征兆,深知其中内情的项佗更是不屑一顾,一切都是范增那个老头子搞得鬼,哪有什么天子之命啊。
为了家族的利益,他不能跳出来和项羽争锋,但是他要抓住机会立功,让大家看看,项家不是只有项羽是英雄,他项佗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柏直向左接应英布,蔡寅向右绕到秦军侧面。”项佗大声的叫道。
鼓声隆隆,奔跑中的楚军一分为二,义无返顾的扑向了秦军。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四节 志在天下
项羽不动则已,一动就投入了项佗和龙且六万人马,出击的时机又掌握得恰到好处,正好打在了秦军阵形变化时的节点上,就象一口气没有接上来的时候刚好被人打了一拳,秦军的阵势一下子有些不太流畅了。
箭矢交驰,喊杀声震天。两军你来我往的搅杀在一起,红色战甲的楚军如火,黑色战甲的秦军如水,在各自鼓声的指挥下奋勇向前,两军的交接线慢慢的晕化开来,互相冲入了对方的战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厮杀,黑色和红色渐渐的融合在一起,难以分辨。
不过,更多的还是红色,不是楚军多,而是鲜血多。
巨鹿城下的厮杀,从开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个惨烈的局面,只是战局发展得这么快,还是让张耳觉得很意外。
张耳站在巨鹿城墙上,目光凝视着激战正酣的秦楚双方,估计着双方的胜负。楚军的顽强和勇悍让他看到了希望,不过,也仅仅是希望而已。一看到王离那稳如磐石的中军,张耳心中的希望就象狂风中的火苗一样,随时都可能被吹灭。楚军虽然勇猛,可是兵力上的差距不是光凭勇猛就能抵消的,以楚军的进展来看,能否击败秦军的七万前军都是未知数,而且就算他们有老天帮忙,真能击败苏角,他们也元气大伤,接下来只能等着被王离的中军象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碾得粉碎,悲壮固然悲壮,却于事无补。
张耳长叹了一口气,他是多么希望现在手中有几万人啊,就算不能出城帮助楚军作战,至少也能在城墙上呐喊助威啊,现在只有四五千人,就是喊几声,也会被淹没在这十几万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根本听不出来。
可惜啊,项羽的勇气确实可嘉,但是这有什么用呢,他还是解不了巨鹿之围,这十几万的楚军迟早都是秦军战车下的冤魂,巨鹿就是他们的丧生之地。张耳的眼前渐渐的模糊起来,十几万搅在一起的秦军和楚军渐渐的变得恍惚,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也渐渐的变了味,更象是冤魂不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