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

楚[校对版] 庄不周 1710 字 2022-11-12

“要改。”

“古书里的也要改?”

“也要改。”

共尉叹了口气,他慢慢的也想起来了,秦汉的事情他不知道,清朝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据说不少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就是因为忘了避某个不知道死了多少年的皇帝的讳,或者是哪个皇贵妃的讳,大好文章没有带来的光明仕途,带来的却是杀头的刀,就是因为写错了一个字。他连连摇头:“好生麻烦,不妥。”

宝珊和萧何松了一口气,陆贾却还是皱着眉头:“大王,这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这么点事,如果都不能说改就改,那还能做什么事?”共尉不容分辩的挥挥手:“这个避讳的规矩,从今天起,废了。别的人地方我管不了,至少关中不实行了。”

陆贾还要再说,共尉抬起手打断了他:“就这么定了,因为一个字而大乱干戈,实在不值。连古人都要跟着遭殃,这不是一个君王应有的肚量。”

公子婴赞了一声:“大王有气魄,臣佩服。”

陆贾却连连摇头:“大王,就算改了,那孔博士那里还是要小心解释,他的脾气,你也是知道,万一他坚持,可如何是好?”

共尉笑了笑,用手指点了点陆贾:“以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难道还说服不了他?”

陆贾愕然,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提醒共尉,却把这件事揽到自己头上来了。看着公子婴等人的窃笑,他无可奈何,只得点头应承,心里却是忐忑。他的口才是好,孔鲋也不差啊,何况这件事孔鲋占着理呢,真是愁人。

“我们接着议官制。”共尉不打算再讨论这个话题,立刻转回了正事。宝珊他们拟定了两种官制,一种是以秦官制为版本的,一种是以楚官制为版本的,虽然总体上来说大同小异,但名称上还有不少区别。细较起来,秦官制要更缜密一些,因为有现在的模样可以参考。楚已经灭了十几年了,好多官职都搞不清,之所以搞一套楚官制,是因为共尉他们是楚人,如果还按秦官制来的话,面子上有些不太好说。

“两套官制,依我看,还是秦官制比较周密,楚官制太疏空,不敷使用。”共尉拍拍那套竹简,“依我看,还是用秦官制吧。要是改动的话,恐怕牵连太多。”

“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妥,毕竟这是西楚国,不是秦国了。”陆贾担心的说道。

“有办法。”共尉轻描淡写的说道:“在三公九卿这些层别的官职中,换成相应的楚官,职权相应的做些调整,反正就是用秦官也是要调整的。”

陆贾等人互相看看,点头应诺。共尉说得不确,这次拟订官制之所以用了这么久的时间,就是因为共尉要对现有官制做一些调整,对一些职权,他作了更分确的分工,级别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廷尉,楚国叫大理,专门负责执法的官职,属九卿之一,在三公之下,共尉就提出,要把廷尉的级别提高,他的意思是提到与三公并列,但是陆贾提出了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