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楚[校对版] 庄不周 2176 字 2022-11-12

“季父,你想说什么?”一直在看着大家脸色的项羽问道。

“这个……”项伯犹豫了一下,似乎觉得现在说有些不妥。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不要吞吞吐吐的,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项羽端起酒杯,有些不悦的说道。项伯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项羽,舔了舔嘴唇,又喝了一口酒,这才胆怯的扫了一眼意气风发的桓楚、项庄等人:“南郡曹咎的告急文书已经到了一个月了,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刚刚还谈笑风生的桓楚和项庄一听,顿时脸上有些挂不住,项羽的手顿了一下,眼睛翻了翻,沉声说道:“我马上就亲自去解围。”

“大王……”桓楚站了起来,刚要说话,项羽摆摆手,示意他坐下:“你不用多说,南郡不能丢。他想把南郡买回去,我不会卖给他,他要想把南郡强夺去,我也不能让他如愿。”

“大王。”桓楚摇摇头,拱了拱手,郑重的说道:“臣也知道南郡是我大楚的故都所在,谁有南郡,谁就占据主动,这一点,臣虽然愚笨,也略知一二。但是俗话说,事急从权,行大事者不拘小礼,自从南阳郡让给西楚之后,南郡已经成了飞地,要想驰援南郡,要么要经过南阳郡,要么要经过衡山王的地界,这都不是长久之计。另一方面,我军夺得燕代军的装备以来,战力大增,不得不说,西楚的人虽然胆子小,但是武器却着实不错。先前一万骑兵的装备人价值三十亿钱,现在他又涨了价,六十亿,这可是我东楚近两年的赋税收入啊。南郡一郡,需要多少人才能赚回来?”

项羽眯着眼睛,转动着手里的琉璃杯,看着桓楚不说话,似乎正在掂量桓楚的建议。

桓楚用眼睛示意了一下项伯和项庄,意思是说你们快点帮我说两句,南郡那块地方守不住,不如先换点装备再说,等平了山东,到时候再夺回来就是了。项庄会意,咳嗽了一声,也接上去说道:“大王,臣以为桓将军所言有理。如果要救南郡,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攻打临淄,如果不打临淄,等燕代喘过气来,必然会再次引兵来援,到时候岂不是要多好些事情?现在放弃南郡一郡,换了一万人的装备,我们拿下临淄的机会就会更大。虽然暂时丢了南郡,但是我们彻底平定了齐地,这也足够补偿南郡的损失了。更何况拿下齐地之后,我们还可以进军燕赵。拿下了燕赵,我们就全取了山东之地,又何必在乎一个南郡呢?”

“再说了,他说一万人装备时的情况和现在又大不一样,我们现在胜劵在握,完全可以用南郡的一时暂借,换他更多的装备,加上我们从燕代手中夺来的,再买一些,如果能凑足五万人装备,天下又有谁能挡大王的兵锋?什么时候想要夺回南郡,还不是全在大王?”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项羽慢慢的说道。

桓楚和项庄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同时点点头:“正是。请大王准允。”

“嘿嘿嘿……”项羽轻声笑了,他轻轻的将琉璃杯放在案上,双手撑着几案,看着桓楚等人,摇了摇头:“你们都想得太简单了,没有看出他这笔交易背后的计谋。不错,用一万人的装备换南郡,如果纯从赋税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是够大方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他那么会算计的人,为什么要做这么亏本的买卖?”

桓楚等人本想说是他笨,可是想想,好象共尉一点也不笨,相反倒是相当精明,看来这其中还有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他稽首说道:“请大王指点。”

“第一,这笔生意不能这么算。”项羽竖起一根手指,很平静的说道:“西楚以农为本,以商致富,他的财富,本来就不全从赋税上来。虽然说田赋、口赋还是西楚的主要财富来源,但是商业赋税逐年增长,已经成为西楚的一个主要致富途径。从武关道出关,取道南郡,沿江而下,取道长沙,直至番禺,这就是西楚的一条主要商道。你们知道曹咎这两年为什么那么阔吗?”

桓楚心中一动。曹咎是项羽手下的亲信之一,他被任命为南郡太守,每年要回一次彭城述职。其他的变化不大,但是明显的一点是,曹咎现在很在钱,他胯下骑的是匈奴名驹,腰间佩的是西楚利剑,穿戴也很华丽,从头到脚一副发了财的模样,根本不是他的俸禄所能供得起的,难道他和西楚有勾结?可是听大王这个意思,又好象不是这回事。那么,就是南郡从西楚商人头上抽税发了财,曹咎从中私自扣留了一部分?西楚商人这么富吗?

“这才两年,商人带来的财富已经是如此之多,那么再过几年,这又将是多少财富?”项羽看着桓楚等人脸上的表情,微微一笑:“我估计,最多五年,他就能把这一万人的装备给赚回去。这是第一个不能答应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