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小样吧,玩这套勾心斗角,我们天朝人才是祖宗呢……

段思廉无言以对,只好望向高智升,却见高智升也是双眉紧锁,一脸陈年便秘状。

段思廉仿佛听到心碎的声音,原来宋朝人根本就是冷酷无情的,或者是自己,抱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人家在意的是自身在大理的利益,至于段家的利益,根本毫不关系……

“也对……”然而众目睽睽之下,段思廉连沉默都不能太久,他长叹一声道:“就按天朝的意思办吧……”

※※※

最终,杨氏直接向宋朝投降,杨义贞请示下一步行动,王韶自然不敢乱作主张,命他们回关外大营等候命令。

不日,宋朝征西军帅令传到杨氏营中,军队就地解散,安葬杨允贤后,杨氏主要将领,到大理城等候朝廷册封旨意下达。

一个月后,汴京的册封敕书,终于抵达了大理境内,王珪和段思廉亲去边境迎接。

待一路护送旨意至大理城时,城内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准备,已经摆出最高的规格,迎接这场将改变大理历史的典礼。

而大理国也早将要内附大宋,成为宋朝领土的消息,告知了临近的吐蕃、交趾、真腊、蒲甘诸国。自然引得诸国震惊无比……对某些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和华夏天朝接壤,得到许多好处和便利,自然欢喜无比;但对另外一些国家来说,则是严重的威胁!

只是事情来得太突然,他们还来不及反应,便木已成舟。所以也只能先派使者前来道贺,再从长计较了。

作为大宋在大理统治权的根本保证,东川四万驻军的首脑,自然也要来观礼。本来说好的,是范镇前来,陈恪看家,谁知范镇临来前,脸被马蜂蛰了个大包。看来四季如春花常开,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总不能让他顶着个馒头大的包上路,陈恪只好洗了个澡,换身干净衣裳,到大理城替主帅参加典礼。

十月初五,又是一个大理国的重要时刻,但比起上月的万众欢腾,这次大理百姓的心情却十分复杂……一方面,大理人对宋朝的印象极好,认为那是物宝天华的天朝上国。另一方面,他们不理解,日子过得好好的,国王干嘛要向宋朝称臣?

在大理城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册封大典还是按时开始了。

卯时不到,大理城皇宫正门前,军校士卒列队。已经聚满了大理的宗室、诸侯百官,还有大宋在大理的文武官员,以及各邻国的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