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唢呐声直冲云霄,让人不得不感慨,不愧是民乐流氓,唢呐声一起,就没其他乐器什么事儿了,伴奏几乎就成了摆设。
一曲终了,在全场的如雷般的掌声中,干瘦老头完成了谢幕,三分钟的投票时间很快过去,中方也获得了宝贵的一分。
刘老也很配合的“明知故问”道:“这首曲子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相信大家应该也很想知道它的出处吧?”
顺着干瘦老头的目光,摄影机给了李沐一个特写,一时间又引起了现场的一阵惊呼。
石久拿起话筒正色道:“这首曲子实在是太震撼了,李先生可以告诉我们它的名字吗?”
于是全场的目光再度集中在李沐身上,他只好接过话筒:“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好汉歌,其中融合了许多民间音乐的元素,比如郓城的筝曲《呀儿哟》和豫东的《王大娘补缸》”
说道这里,李沐顿了顿,扫了一眼在场的学生们:“其实华夏的民间音乐是一个很大的宝库,只是平时隐藏得太深,需要大家进行发掘,请大家一定记住一点,不是民乐落伍了,任何音乐流派的兴盛都需要每一位从业者投入十二万分的热爱才能铸就。”
“民乐永远不会落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番话,让现场所有人热血沸腾,即便是日方选手也在不断咀嚼这句话当中的含义。
现场的学生们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其实每一位还在坚持学习民乐的,不都是因为热爱吗?
可是热爱能当饭吃吗?显然不能,国内的各种文艺团体总共就那么多名额,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即便是进去了又能怎么样?仅仅只是混个温饱而已。
越是临近毕业,大家就越是感觉前途一片黑暗,没有前途,没有目标,所有人都很迷茫,而李沐的一番话就像是黑暗当中的一道曙光,给了他们方向,是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换个人来说这句话,大家可能会嗤之以鼻,感觉他是在说风凉话,可李沐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这首“好汉歌”就是证明。
录制中途派饭的时候,李沐就被一群学生围住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跟他请教问题。
李沐不禁苦笑:“民乐,我就是个外行,你们才是内行,应该我问你们请教才对。”
当然,学生们可不相信,只是当他谦虚,依旧围着他。
无奈,李沐只能用流行音乐的方式跟大家聊了一些自身的感悟,其实他也不是什么学院派出生,说不出什么特别有理论依据的思路,不过民乐学生们理论早已学得滚瓜烂熟,需要的就是这种实践技巧,双方是一拍即合,聊得还挺融洽。
李沐这边好不容易脱身,结果还被刘老等几位大师调侃:“看不出来,小李还蛮有做教师的天赋,不如到时候就去民乐系当个讲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