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页

高宗话音刚落,刘仁轨便已率先站了出来,高声附和了一句道。

“此诚如此,臣等别无异议!”

有了刘仁轨的带头,诸宰辅们自也都跟着附和了一把,并非全都是为李显捧场,而是实情便是如此,在场者,皆精明过人之辈,又怎会看不出草原各部皆狼性十足,除了重拳压服之外,压根儿就别想指望草原各部自行归化。

“嗯,那就这么定了,朕当发大军以平灭此乱!”

这一见众宰辅都同意了李显的战略规划,高宗也算是了了件心事,一言便将此事敲定了下来,只是顾忌到李贞的脸面,却并未提及由何人挂帅之事。

“陛下圣明,战事宜急不宜缓,帅位一日不定,则诸般事宜皆无法展开,妾身以为此乃急务也,须得早做定夺为宜。”

高宗不想提,可武后却显然有着她自己的算路,并不想将选帅一事拖将下去,怕的便是李显会在背后玩手段,也担心李贞另有埋伏,这便紧赶着又将选帅的话题给翻了出来。

“唔,媚娘可有甚人选要荐么?”

高宗与武后夫妻多年,早就知晓武后在政务上虽是当行出色,可在军事上却是能力有限得很,故此,这一向以来,但凡军国之事,高宗从来不交给武后处理,倒不全是防范意识使然,更多的则是对武后在这方面的才能不看好,这会儿听武后居然说得头头是道,心中难免有些好奇,沉吟了一下之后,这才试探着开了口。

“陛下,臣妾以为此战须得从快从速,若非如此,难以震慑草原各部之狼子野心,故此,妾身以为这领军之人当得盛名之辈,昔,薛仁贵大将军三箭定天山,威名远扬草原,各部闻之,莫不胆寒,若是以其为帅,未战已可先慑贼胆,于战大利也,还请陛下圣裁。”

武后在军事上一直没啥出彩的表现,此番为了夹带私货,可是没少问策于噶尔·引弓,此际一番话说将下来,还真有点军事家的味道了。

“嗯,薛仁贵倒是个不错之人选,诸公以为如何啊?”

高宗对薛仁贵的印象一直极好,哪怕薛仁贵有着大非川战败之过,圣眷也始终不衰,不仅私下掏腰包为薛仁贵赎了罪,更是没过多久便将薛仁贵再次起复,此际一听武后提议薛仁贵挂帅,心底里自是别无猜忌,只是为了慎重起见,在下决断前,还是先问了下诸宰辅们。

薛仁贵?这老贼婆提议薛仁贵作甚?不对,绝对有问题!

一听武后提出的人选是薛仁贵,李显不由地便是一愣,倒不是他对薛仁贵有甚不好的印象,实际上,李显对薛仁贵之干才还是相当敬重的,并不因其曾遭过大非川之败,而对其有丝毫的小觑之心,在李显看来,以薛仁贵之能力,自是足以出任此番平叛的主帅,问题是这提议是从武后的口中冒出,李显就不得不多想上一些了,只是短时间里也难以找出武后此举背后的动机何在,可不管怎么说,李显都绝不能让事态向着有利于武后的方向滑去。

“父皇,孩儿以为薛仁贵大将军固然是当世之虎将也,若以之平叛,确能大胜而归,只是此番战事碍难之处不在战事本身,若是光以战而论,我大唐芸芸诸将大多可胜任而有余,唯其难在抚上,非得有大略者不可为之,故此,儿臣以为薛大将军虽勇冠三军,却并非最合适之人选,还请父皇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