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

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

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

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64元只

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

绵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

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会试用黄绢伞二把价白银六分合人民币3元把

刑部用铁锹五把价二钱五分合人民币33元把

官用桂圆重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合人民币295元斤

以上物价跟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两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约20元,考虑到当时没有工业化炼铁,这个菜刀价格也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这600多元钱在我们现在大酒店里还不够,可是在小酒家里也确实可以随便上菜了。

房产价格:“可成道:‘在坟边左近,有一所空房要卖,只要五十两银子。若买得他的,到也方便。’春儿就凑五十两银子,把与可成买房。”——《三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低档房产50两一宅,约人民币33040元。高等大宅院:1000万以上。“施小舍人急于求售,落其圈套,房产值数千金,郭刁儿于中议估,只值四百金。”——《三言·桂员外途穷忏悔》。看来明朝有钱人的房子还是真够贵的。

物价的稳定。明朝初几年和末期时物价曾有过一两白银买一石大米,正统年间也有一两可以买四石的年景,崇祯帝国乱时还有过二两一石的物价。但比起民国末年物价天涨,总算银子还是硬通货。明朝的物价基本是平稳的,尤其是官俸硬比例,一两比二石大米。对稳定货币价格有相当作用。